等到第二天,張安剛起來,就發現有好多人已經在他們家院子里等著了。
“那張安,如果是按照稱斤來算的話,我可以讓我家里的人來一起挖嗎?”
剛才他只想著關柵欄,卻忘了掛個牌子當做通知,還好剛才那幾個人提醒了他,現在補上也為時不晚。
一說到這個,院子里的所有人都認真起來了,耳朵跟立起來一樣。
“當然能了,你們就是一家人都過來挖都成,反正最后我就只管你們挖了多少,算給你們多少錢。”
因為她們都想多勞多得,少干少拿,畢竟他們都是經歷過大鍋飯時代,心里肯定渴望自己干自己的。
很多村里的婦女本來還在相互嘻哈玩鬧,但一聽到張安有話要說,就立馬圍過來,剛才嬉鬧的聲音也在一瞬間不翼而飛。
所以今天,張安就不搞大鍋飯的模式,而是按個人績效來算工錢。
別人搬家送的柴也很有講究,首先要干,這代表送去的財氣沒有水分。
“這個啊,是因為今天山上在挖采藥材,所以就不方便讓大家上去了,大家要不改天再來吧。”
而且一毛錢挖一斤,在現在來說已經不少了。
“曉得嘞曉得嘞,你們家山上那些可都是搖錢樹,那花就跟錢一樣值錢,我們不會弄到果樹的。”
現在那些車前草就跟家里吃的小白菜一樣大小,挖到一棵不說有個半斤八兩的重量,但一棵車前草,怎么都有二三兩。
而且有的人為了去除車前草根部的泥土,還特意把家里的粗篩子帶了過來。
說話的人叫王翠,是一個剛嫁到長箐村里沒幾年的小婦人。
因為昨晚王芳出去請人的時候,并沒有跟大家說多少工錢一天,而是說等到今天張安會跟大家說。
在果園里晃浪了一番,張安就下山了,沒繼續看著。
因為干活手腳情況,為人也非常不錯,所以張安家有事情的時候,王芳也喜歡叫上她。
雖然《神農本草經》張安只看過幾遍,但里面的內容已經深深的印在他腦子里,這些記載,自然是信手拈來。
這么看來,張安還是太低估了村里人想要賺錢的決心。
“既然今天大家來的這么早,那我就先跟大家說幾個事情。”
“對對對,可惜家里的娃兒還在上課,不然還能喊他們過來幫忙撿。”
畢竟果園里那些車前草都已經長了好幾年,張安又經常灑空間泉水。
“首先就是關于工錢的問題,相信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事情。”
她們一個個都擠著包裹了大部分身體的包身圍裙,手里提著各自的鋤頭。
不過這些不是禮物,畢竟張安的禮物昨天已經送過了,這些干柴送過去,也就是給主人家送些柴(財)氣。
看來多勞多得的制度,確實能激勵到大家,張安想著以后可以多用用。
這次的活兒不是一天兩天,估計得干上三五天的樣子,所以很多事情張安要提前跟她們說清楚。
等張安說完,一個個才爭先恐后的跑回家喊家里的人一起來干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