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要是挖壞的太多,那可能我就不讓她挖了,所以大家挖的時候最好認真一些,包括你們想要找來的家里人,也都各自給叮囑好。”
對于她們,張安真的有些好奇,為什么每次她們都會擠在一個點過來,好像有人專門通知一樣。
雖然都是村里人,但這么多人進去干活,所以張安還是提醒一下。
所以張安家這果園,每天算下來,人流量還真不少。
“哈哈哈,我們山里有句老話,叫做山中無雜草,識得便是寶,任何雜草,其實都有它該有的作用。”
比她們自己在家埋頭苦干一年到頭要強不少,而且還不用管太多事,只要把當天的任務完成就行。
這是張安昨晚想到的,因為之前干活的時候,張安已經發現有些人多多少少的開始磨洋工。
很多人覺得,王芳說這話,可能代表著工錢沒有以前那么高。
畢竟農村里普通的農民想掙一分錢,真的太難了,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的農村。
張安嘿嘿一笑,摸出一株車前草給他們看看,城里人很多都知道它叫啥,更別說知道它的作用了。
這拖家帶口的效果張安屬實沒想到,一開始他只想著用多勞多得的原則規范大伙。
張安這一同意,天下來到底能挖多少。
有人做,就有人學,一開始就只有幾家帶過來,到最后,到最后基本家家都有。
這時候王翠非常期待的看著張安,好像是找到了什么漏洞一樣。
所以她們都打算過來看看張安怎么說,如果工錢不是非常低那種,她們還是非常愿意做的。
“最后還有一點,大家去林子里,別搖我家的櫻桃花跟桃花哈,它們經不起折騰。”
“喲,各位伯娘和嬢嬢來的早很嘛,幫自家干活可能都沒得這么早出門哦。”
經過去年盧承跟丁一過來收水果,村里人都知道張安家那些櫻桃桃子并不便宜。
“另外就是挖出來的蛤蟆蔸,根上的泥巴記得抖干凈,別挑回來稱的時候,一袋草半袋泥,那到時候可就尷尬了。”
張安只規定了最后要稱重,那挖的時候,一個人挖跟幾個人挖,速度可就不一樣了。
不管來早,或者是來晚,反正有人來了,沒一會兒大家都能到齊,比學校里的學生都還積極。
如果實在低的不行,大不了也就是不干回家的問題。
隨后沒什么事情,張安就抱著一捆干柴在院子里劈砍。
反正國內幾千年來,代表吉利一般都用紅線綁縛。
“張安,豬崽拉過來了,快來挑豬。”
十來點鐘的時候,一輛馬車在張安家門口挺了下來,張建文老叔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