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張建國換了身衣服,張安也把家里的圍裙跟袖套找出來,父子兩人一人一套。
既然要過去幫忙做事,肯定要帶工具,在張安他們這里,這圍裙跟袖套就是標配。
來到黃明家里,已經來了不少人,都端著大海碗正在吃米粉。
而王芳,正帶著張安的幾個嬸子在旁邊的后廚忙活,大家吃的米粉,就是她們給煮出來的。
說是后廚,其實就是黃明家院子的一角,臨時拉了個帳篷,架起了兩臺火灶。
吃完早餐,幾個村里的老人家負責起火燒水,待會兒用來殺豬。
現在不管誰家辦酒席,都不會到街上去割肉,因為太費錢了。
酒席上用的豬肉,全都是自家提前養著準備好的。
黃明家去年就養了三頭,去年過年的時候殺了一頭,剩下的兩頭一直沒舍得賣,就是想著留給黃明結婚用的。
燒水的時候,年輕人也沒忙著,在張安的帶頭下,全都幫忙搬桌子板凳去了。
畢竟中午就要來客,這些東西要提前準備好,不然待會兒拿什么給人吃飯。
總不能跟隔壁山上那些人一樣,全都蹲在地上吃飯吧。
現在不同后世,村里還有沒誰家有三輪車,所以這桌子板凳借好,需要大家過去幫忙抬。
雖然張安有車,但是村里的路,有的地方比較宅,張安那皮卡車根本進不來。
不過好在沒有多遠,就在曬場上的倉庫里,再加上現在年輕人非常多,隨隨便便湊二三十號人沒有問題,搬運起來也非常輕松。跑上兩三趟就搬完了。
這還是因為小孩子們都上課,要是遇到周末或者放假的時候,有毛孩子軍團加入,人數會更多。
借完桌子板凳,老人家們也把大鐵鍋里的水燒開了,該到殺豬的時候了。
幾個年輕人跑到黃明家豬圈里頭,三下五除二趕出來一頭大肥豬。
這豬過年的時候就已經兩百來斤,現在又多養了幾個月,都已經三百斤出頭了。
原本黃大彪還擔心一頭豬不夠用,打算兩頭一塊兒殺了。
畢竟是兒子的終身大事,肯定不能辦差了,不然給人留下個小氣的名頭,以后說起來不好聽。
不過現在看到這豬已經那么大了,哪還用得著殺兩頭,一頭就完完全全夠了。
因為現在正好是春夏季節,地里全是新鮮的蔬菜,不用跟冬季一樣,得多準備肉菜。
“張安,別站著看了,趕緊上來搭把手,你不來我們可按不住。”
一堆人上去準備把豬抬到案桌上,但是眼睛尖的人,看到張安還站在旁邊看熱鬧,毫不客氣的開口喊的。
“你們還是不得行啊,這么多人連個豬都按不住,難怪天天讓媳婦騎在頭上。”
張安當然不是想偷懶,就是單純的跟其他人開開玩笑。
這話一說,把旁邊的大媳婦小嫂子都逗得哈哈大笑。
“去去去,你這個吃慣清淡的人,哪里知道麻辣的味道有多好啊。”
幾個被張安嬉笑的人一點也沒惱,大家這樣開玩笑已經習慣了。
不過誰也沒反駁,畢竟他們都帶了耙耳朵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