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趙有財說起,張安才恍然大悟。
難怪最近這段時間,村里很多人家里嫁出去外地的閨女都回來了不少。
感情是外面受災太過嚴重,回來投奔父母來了。
“也幸好之前聽了你一句勸,家里的糧食一顆都沒有賣,要不然別說她們娘幾個回來,光是我們一家都得挨餓咯。”
趙有財心里非常的慶幸,其實當初張安說這事的時候,他并不是聽進去了,才沒有賣糧的。
只是他跟張建國一樣,作為村里的帶頭人,要給大家做出表率,所以便壓下了想要賣糧的想法。
紅巖鎮水田占比比較多,所以算是縣里面的主要產糧大鎮。
長箐村又因為沿河,地勢相對平坦,所以水田占比在紅巖鎮眾多山村里面位居前列。
只要大家不賣稻子,只是用來吃的話,種一季絕對夠吃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趙有財對閨女一家趕來投奔的事情沒怎么放在心上,因為他們家的糧食就算再多幾個人,也能吃上兩三年。
至于那些已經把家里存糧賣掉的人,就等著從口袋里掏錢買吧。
不過在村里已經好多了,只有你能拿出錢來,村里人多多少少會勻一些出來,畢竟大家都不是鐵石心腸,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誰家吃樹皮。
要是在外面,估計你愿意掏錢,都不一定能買到糧食。
當然了,賣糧食的時候,糧價肯定要跟市面上差不多才行,雖然是一個村子的,但伱要是想著低價占大家便宜,根本沒有一點可能,誰都不是傻子。
至于借糧,今年借明年還的主意,更是沒什么人會愿意。
今年糧價多高啊,明年直接降低好幾倍,可能有些關系比較好的至親之人會借一些,但大多都是分了家的人,肯定不愿意,親兄弟明算賬的道理誰都懂。
“行了,咱們走吧,今天的事情還很多,咱們就早去早回。”
這時候,張建文跟黃為民已經收拾了好了,便吆喝著準備出發。
張安把老嬸剛才倒給他的茶水一口喝完以后,拿著鑰匙帶著他們幾個老叔上車。
“哎,還是這小車好,外面那風吹的跟要命的鬼一般,咱們在里面一點都沒吹到,等以后家里多攢幾年錢,也讓我兒子買一個,哪怕最便宜的,也比那摩托車好。”
坐在后座上,黃為民突然感嘆起來。
他們家的條件在村里還算差不多,所以之前張平跟周洋買了摩托車以后,這老頭咬咬牙也給他兒子整了一輛。
不過人的欲望都是會升級的,以前走路的時候盼著能有輛自行車,后來有自行車之后,又盼著能騎上會自己跑的摩托車,不用去蹬腳踏板。
而現在,家里買了很多人都還買不起的摩托車,又盼上了四個轱轆的小汽車。
一聽到這話,旁邊的張建文眼里也滿是期待,他也想自家家里能開上小汽車。
“這小汽車可不便宜,你估計有得攢咯,運氣好的話,可能進泥巴之前能夠坐上。”
而趙有財則是搖搖頭,他跟黃為民不一樣,他是務實派,屬于那種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少飯的人,從來不去考慮那些還比較遠的東西。
現在的小汽車并不便宜,動輒十幾萬,可不像后世幾萬塊的車隨處可見。
在老趙看來,一個農村家庭能夠從土地里刨出這十幾萬來,那得多少年的光景,仔細一算,都有些看不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