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齊律。
刑部日常除了審核復判地方上呈的要案大案,還要參與皇城各種致人死亡案及皇上欽定的案件,除此之外還要擬定律法,監管天牢,執行處罰,每年還須在春季進行百官考核,非常忙碌。
正值春季,陳榮忙的腳打后腦勺,為免那些蒙冤者這個時候湊熱鬧,他前日夜里悄悄弄壞了法鼓,次日上報工部修補。
修補過程至少五日,他想利用這五日‘閑暇’時間,先把手頭考核百官的政務搶干出來。
今為第一日。
案前,陳榮瞠目,“敲法鼓?法鼓不是壞了!”
“又好了。”師爺回道。
陳榮皺眉,“你沒同工部打過招呼?”
“大人明鑒,小的如往年那般把法鼓送過去,那邊也都明白,說的好好的,五日后送還,哪成想早朝時他們就把法鼓搬回來了,小的也是聽到法鼓響才知道他們沒按‘規矩’辦事!”
師爺小心翼翼抬頭,“大人莫不是得罪工部尚書了?”
“今日早朝我們還碰過面,他還沖本官笑來著!”
陳榮越想越氣,“把趙敬堂的考核表給本官找出來!”
不合格!
就在師爺想要上前翻找時,又有衙役跑進來,“大人,外面有人敲法鼓!”
“叫他等著!”
陳榮接過師爺遞來的考核表,表頭赫然寫著‘趙敬堂’三個字,直接揮筆,毫不猶豫。
‘該員表現平常,政績無顯著亮點,且有若干小錯,建議留任原職,觀察一年,以觀后效。’
寫完評語,陳榮總算壓了壓火氣,看向衙役,“誰在敲法鼓,狀告何人?”
“回大人,敲法鼓的人自稱是棲梧宮宮女素枝,素枝旁邊還有一個老嬤嬤,說是延春宮的嬤嬤,叫李惠,她二人狀告皇后誣陷德妃致死。”衙役據實稟報。
內室無聲,陳榮仿若木雕坐在桌案后面,師爺亦如被封了穴似的站在座椅旁邊。
許久,陳榮默默低下頭,顫巍巍撕了手里的考核表。
不怪趙敬堂。
這事兒不簡單……
“大人冷靜。”
師爺的聲音,就如同陳榮的手,顫的不行。
陳榮也想冷靜,可這才消停兩個月,他又接到這種要命的官司!
“想想辦法。”
師爺跟隨陳榮多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這案子怕是推不出去。”
“為何推不出去?”陳榮面色如灰,看向師爺時一臉憤懣,“審皇族中人及相關,那是宗正寺的活兒,為什么要來刑部敲法鼓!”
“大人忘了,宗正寺早在先帝時因犯了大錯,至此之后名存實亡,擔任宗正寺卿的老王爺前兩日病危,要死了。”
“讓他先別死。”
師爺,“……這事兒大人就別想著往外推了,此前二皇子狀告皇后的案子,皇上欽點刑部,也算有了先例,咱們就算推出去,結果也是一樣,不如……”
“本官也好想去死一死。”陳榮表示他一點不想摻和這種事兒!
審好審不好,都是錯!
外面法鼓再響,衙役眼巴巴看向自家大人。
陳榮長長嘆了一口氣,“先把人帶進來。”
就算要推,他也得先把人叫進來,問清來龍去脈,明日早朝向皇上呈稟的時候再推。
待陳榮與師爺入刑堂,分明看到堂下站著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