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陽為什么參加科舉。
別人或許不清楚,但李治是知道的。
他是為了他祖父。
明明是為了家人,還大義凜然,義正言辭的,鬼扯什么江山社稷天下蒼生。
如此作態,說明他是個愛出風頭之人。
既然喜歡出風頭,那今日,就讓你出盡了風頭,這樣,總能讓心里頭的怨氣,給消上個幾分吧。
李治暗自清清嗓子,笑著道:“父皇,這些學子,都乃人中翹楚,今日齊聚一堂,若只賞歌舞,不免有些無趣。”
“兒臣有個主意,不妨以文助興的小游戲。”
堂下眾人都看了過來。
李世民笑著問道:“如何以文助興?”
李治說道,“就由父皇出題,讓各科魁首都做一首詩,以半柱香為限,最后交由父皇來點評,得第一者,由父皇親書其所寫之詩,賜墨寶一副。”
皇帝親書,這可也是個天大的榮耀,盧彥倫等幾科魁首,躍躍欲試,唯獨高德陽這個進士郎,嘴角不自在的一抽抽。
李治笑容滿面的看來。
隨即。
太子眼中涌出疑惑。
高德陽的反應,實有些不對。
他怎么看著,似有些為難。
這不應該啊。
他可是堂堂進士。
要論文采,此時此刻,坐在這太極殿中的人,沒幾個能比的上他的。
以文助興,這個小游戲,可說就是為高德陽量身設計的,就是想讓他出風頭的,他為什么不高興呢。
李治正覺不解之時,只聽李世民道:“太子的這個提議,朕看恰是此情此景,卿等覺得如何?”
盧彥倫和另外幾科魁首站起,“學生等無異議。”
如此,只剩下高德陽還站著不動。
一雙雙眼睛掃來。
高德陽不自覺的低下頭。
此時此刻,他是多么想,能當個隱身人。
可惜,風頭出的太多了,現在想隱身,壓根不可能。
李世民笑呵呵道:“進士郎,你坐著不動,可是你想先做?”
高德陽屁股跟按了彈簧,一骨碌的跳起。
“陛下,我…我……”
高德陽吞吞吐吐,他想尋個理由,將這一茬給糊弄過去,但聰明的小腦袋,這時卻跟灌了漿糊一般,腦海之中一片混沌,什么理由都想不出來。
“進士郎,你想說什么?”
皇帝笑呵呵的。
高德陽嘴張了又張,最后硬著頭皮,搖了搖頭。
李世民問向李治,“太子,依你看,出個什么題目合適?”
思索片刻,李治說道:“父皇,今日月圓星燦,夜景實好,不妨,就以月色為題。”
李世民點點頭,“那就如太子所言,卿等以月色為題,賦詩一首。”
說著,給了張阿難一個眼神。
隨即,就有太監往香爐之中,插上了一炷香。
盧彥倫幾人立馬開始絞盡腦汁的琢磨。
高德陽也絞盡腦汁的想著,只不過,他想的不是如何咬文造句,而是在拼命回憶著,回憶著在平康坊所聽到的那些書生酒后的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