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簿是傻子不成?又是誰給他的膽子,一個小小的七品官也敢彈劾自已,難道他不知道,收拾他只用一個眼神,就可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嗎?
多疑的長孫無忌,覺得有所蹊蹺,結合最近愈演愈烈的罵聲,他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似有一團陰云在慢慢匯聚,長孫無忌十分懷疑,有人是想借機搞自已。
懷疑沒多久就變成了肯定。
一連幾日,都有人彈劾他。
最初,長孫無忌懷疑,想搞他的人是李世民,在宮門口殺人,若說沒有皇帝的授意,他絕不相信金吾衛能有這樣的膽子。
但是,對于李世民的懷疑,很快又推翻了,因為關于他的彈劾,皇帝都選擇了留中不發,甚至還訓斥了幾人,替他說了不少好話,李世民沒有表露出一絲想要敲打他的意思來。
可如果不是皇帝,又會是誰呢,誰能有這樣的膽子,竟敢與他較量。
長孫無忌自然而然的懷疑到了房玄齡的身上,放眼朝野,當下敢與他為難的,也就只有妒內的房喬了。
他們二人,最近恰好還發生了一些爭端,如此一想,房玄齡的嫌疑更大,于是乎,長孫無忌便讓人也遞了幾封彈劾的折子。
房玄齡做事歷來謹慎,為人也清正寬厚,他沒有什么把柄,所以,長孫無忌讓人彈劾的,都是些無關輕重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些小事,傷不了房玄齡分毫,但卻可給他一個警告,讓他知道,自已已經知曉是他在搞鬼。
這是長孫無忌的目的,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也許是皇帝近日心情不好,也許是房玄齡做了什么觸怒到了皇帝,憑借著幾封雞毛蒜皮的彈劾,竟惹得李世民勃然大怒,不僅將房玄齡叫去臭罵了一通,還奪了他一百戶的食邑。
被臭罵一通,沒什么,跟了李世民半生,房玄齡挨得罵不少,被奪一百戶食邑也沒什么,雖說他才五百戶食邑,但房家家大業大,不缺這點進項。
可是,若是緣由出在長孫無忌的身上,那可就不同了,房玄齡將其視為一場政治斗爭,他必須要有所回應,不然,恐會讓人以為,他房玄齡弱于長孫無忌。
于是乎,房玄齡也開始讓人遞折子,就抓著金吾衛肆意殺人一事,雖說誰都清楚,這跟長孫無忌無關,但是,誰讓當時他在場呢,誰讓皇帝是讓他去勸離呢,最后死了不少人,要說責任的話,長孫無忌多少是有一些的。
很快,李世民的桌頭上擺滿了折子,與此同時,坊間關于長孫無忌的議論罵聲,也是越來越多。
如此,更是讓長孫無忌確信,一切就是房玄齡在背后搞鬼,就是他想借著金吾衛一事來給自已使絆子。
這讓長孫無忌非常惱怒,他自是也不會善罷甘休。
你讓人彈劾我,我也讓人彈劾你,互相間你來我往毫不退讓。
起先,還都是抓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漸漸的,便開始從小事往大事上扯,兩方下場的人分量也越來越重。
中書舍人李義府,是長孫無忌一手提拔,他先下了狠手,竟彈劾房玄齡有謀反之心,理由便是早前被處死的張亮,是房玄齡一路舉薦上來的。
緊接著,與房玄齡交好的尚書右丞宇文節,彈劾褚遂良有攻奸結社之嫌,理由是他在門下省中提拔安插了不少親信。
在貞觀二十一年的初冬,暗中較量多年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終于是正式撕破了臉皮。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