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后,李泰起身,出乎意料的,竟回了一禮。
“諸君,本王才疏學淺,初至尚書,萬事多有不解,還望諸位能多多幫襯。”
這副謙虛之態,讓不少人心生好感,過后,大多數人離去,一些要職者留下。
李泰左右看看,然后讓鄧虎,挨個給他們發了封折本。
長孫無忌粗略一看,有些懵逼。
“諸位,父皇將此要職委以我,是對本王的器重,也是對本王的信任,我既是臣也是子,既要忠孝,便不能辜負了陛下,爾等看看,這是本王擬定的,你等可覺有甚問題。”
成丁十六,男十八婚,女十七婚...
折本上寫的,都是婚嫁事,問題看著倒是沒什么問題,就是長孫無忌不得不多想,背后,是不是有其他打算。
他將每一條,每一句,都仔細的看看,卻也沒發覺個什么來,只能想著,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搞點事情來秀一秀。
這定是不能讓如愿的。
“王爺,這婚嫁事,戶律有言,疏議也有言,貞觀元年,陛下頒布的令有司勸庶人婚聘及時詔,也對男女婚齡做了詳解,何須要改呢?”
李泰冷哼一聲,果然,都如李承乾所說,就是要與他為難到底,幸好,好大哥早已附下了說辭。
“左仆射,律令制定時,和父皇當初下的詔書,都是在開國之初,當時天下大亂戶口銳減,提倡早婚是為了恢復國力。”
“眼下四海升平,這都是該改改了,吾等遵循圣人之學,言行舉止也當該奉行禮法,禮記中是如何言的,汝等都清楚。”
“再者,朝廷奉行均田制,本王雖不多理政事,但也聽聞過,許多地方人口激增,官府已經無田可授,只能通過減少稅賦的方式,來予以補償。”
“推遲婚齡,生育自就會往后,這就緩解田制也有大利,一舉兩得,爾等覺得,是不是該改。”
尚書右丞宇文節,有攀附李泰之心,當即出聲附和,“王爺思慮深遠,下官覺得言之有理,當改。”
房玄齡也點了點頭。
給事中劉仁軌、舍人來濟等,覺得這是件無足輕重的小事,李泰新官上任,該給個面子,于是也附議。
尚書左丞盧承慶,看向了長孫無忌,見后者不為所動,出聲道:“下官還是覺得不妥,坊間都喜個兒孫滿堂,推遲婚齡,還至百姓必要遵守,違者處兩年苦役,這恐至百姓非議。”
聽得這話,李泰立馬露出慍怒之情,長孫無忌卻突地眼前一亮,出人意料道:“王爺既然覺得可行,那我等就署名呈送陛下,交由陛下御批。”
李泰詫異,盧承慶也詫異。
不過,順從自是好的,李泰連忙讓人奉上筆,簽下名字,眾人散去。
從屋中出來,盧承慶不解道:“相爺,為何要妥協呢?”
長孫無忌笑笑,“你不是說了,此會招起百姓非議。”
盧承慶愣愣,隨即明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