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原點頭,“來藏住這些賬冊前,我也曾派軍中管賬先生看過,的確沒有問題。”
“那為何我二哥成了貪官?”
宋九不解。
要說官場,宋九也不懂,她這一路都是被迫前行,遇著難事,便想辦法度過,還真不知這中間的彎彎繞繞。
陶原直搖頭,他若是懂,便不會只敢守著這一方天地還被人偷扣軍糧。
“但任家二哥所行仁政的確沒有問題,可是收上來的稅賦銀錢,以及支付勞工補償皆是事實,賬目沒錯,唯有作賬的人清楚個中原由,這些還需二位仔細查一查了。”
“這軍中之事務還能控制,二位不必憂心,不知二位可有落腳之地?”
陶原還是謹慎的,知道兩人直接來軍營找他,是不想暴露他們在南郡的行跡。
不過宋九得到了這兩箱賬冊后,她倒是不想隱藏了,總歸也藏不了幾日,于是說道:“我們就住回王府去。”
陶原聽后,連忙改正:“是護國府。”
宋九倒是忘了,在嶺南是以她護國夫人的名義住下的,而她的夫君在京都官冊上是生死不明。
可他們初入南郡城中,為何看到了賢王府三個字,莫不是大哥大嫂他們的主意。
“二位可能有疑惑,且聽我細細說來,先前收到京都官文,護國夫人一家被貶出京都,前來嶺南舉賢薦能,監察地方官吏,想來官文也下發到各地方官員手中。”
“賢王和賢王妃若要在地方上行動,還是這護國夫人的名頭更管用,且護國夫人賢惠又英勇的名聲早已經在全國各地傳開,嶺南的百姓亦是敬仰。”
還有這說法。
不過那都是給地方百姓看的,至于地方官員,宋九相信定有人與京都的官員有聯絡,而他們夫妻二人在燕北所行之事,想必也傳入了京城,她這位護國夫人若回了府,自然也知道她家夫君一并來了。
所以護國府還是王府,皆已經不重要。
宋九道了聲謝,多謝陶將軍的提醒。
陶原又將一張護國府中的輿圖給了宋九夫妻二人,交代道:“府邸是我派人挑選的,原先那兒住著一位外放的官員,那官員有心計,懂工防,在府中后院設的密道,并改了府邸的排水道。”
這個消息當真令人振奮,宋九感激的看了陶將軍一眼,看來陶將軍費了心思,將這么一處好府邸留給了他們。
“某今日懇請二位,帶動邊城百姓走向正軌,驅逐惡勢,還百姓一片青天。”
陶原面露愧色,有一種無能為力之感。
宋九知道他心有抱負,奈何已經年邁。
而宋九他們選擇來嶺南,便是早已經想好在這邊落腳扎根,將來能隨時暗中支援小團子的收復大計。
夫妻二人帶走了兩箱賬冊,當日便離開了軍營往城中方向去了。
城中王府里,任家人并沒有收到半點消息,他們還沉浸在宋九故意派人送來的假家書中,心里想著的是三房夫妻不會立即來嶺南,一切只得靠自己。
哪知今日,府上來了一群喜鵲,傍晚時分,任家人便見到了宋九夫妻二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