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過也。順行于江、沱、潛、漢四水,而過于洛水,以至于南河,入豫州之境。江、沱、潛、漢均與洛不通,必陸行逾洛,然后由洛可至南河。凡曰“逾”,皆水道不通,遵陸而后能達也。“逾于沔”同義。
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于河,滎波既豬。導菏澤,被孟豬。
于“滎”而言“波”者,豈非滎澤之旁地卑而波蕩之水多,今治導之,則其波皆入于澤乎?以菏澤地高、孟豬地卑,故言導菏澤之水加被于孟豬,則水患去可知。
厥土惟壤,下土墳壚。
上言“土”,下言“下土”,則上為平地,下乃地之卑者,可知矣。皆不言“色”者,豈非皆土之本色,不必言乎?
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厥貢漆、枲,絺、纻,厥篚纖、纊,錫貢磬錯。
枲,麻也。絺,細葛也。纻,謂纻布。與漆四者,為貢。纊,綿也。細綿則今之好綿,盛于篚以貢。磬錯,謂治磬之石。此微物而不常貢,故有以與之而后貢。磬、錯二物不常貢,錫命乃貢。
浮于洛,達于河。
華陽、黑水惟梁州。
梁州,于后世為巴蜀,今四川地也。
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
所以言“厎績”者,以其用功多,故特稱其“厎績”,冀州“覃懷厎績”亦同。
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
凡言“錯”者,皆不指名其物,以其物微不足書,故總言“錯”而已。
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西傾因桓是來。浮于潛,逾于沔,入于渭,亂于河。
鏤,鋼鐵可鏤物者。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于鳥鼠。原隰厎績,至于豬野。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土色黃而無塊,此則地之不甚美者,而田則第一。或以土性不甚美,田雖美而或少,故賦為第六。
厥貢惟球、琳、瑯玕。浮于積石,至于龍門、西河,會于渭汭。
會謂逆流而上,此順流而浮于積石山之水,至于龍門山,遂至于西河,乃逆水上而至于渭水之北。
織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導岍及岐,至于荊山,逾于河;壺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導嶓冢,至于荊山;內方至于大別。
山頂曰冢,導嶓山之頂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