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石之漸漸然,廉利足以傷物,而無化養之道焉,幽王暴戾無德之譬也。一則以喻戎狄,一則以喻幽王。朝,與趙括母所謂“東鄉朝其群吏”同意。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皇出矣。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于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有豕白蹢,喻戎狄荊舒之君。
苕之華,蕓其黃矣。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牝羊則首大,牂羊則首小。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
無草而不黃,則歲暮矣,人可以休息之時也。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
草既黃而死矣,歲暮之時,死而復生,其色既玄,則又改歲矣。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四夷交侵中國,諸侯莫肯朝事,則周道鞠為茂草,故以“彼幽草”況“行彼周道”也。&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