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有以致其文,外有以致其武。
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
瑟彼玉瓚,則以譬有美而能事鬼神;黃流在中,則譬美在其中而暢乎其外。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
莫莫葛櫑,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
思齊,文王所以圣也。
所以圣者,圣而不知。是詩言大姒、大任之德,而不言其所以然,則文王圣而不可知,于是乎在。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齊者母道也,媚者婦道也。為人母盡母道,為人婦盡婦道者,大任也。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于寡妻為形而上者,則有“道”存焉;以御于家邦為形而下者,則有“度數”存焉,是故謂之御也。
雍雍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遐。不聞亦式,不諫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人之無斁,譽髦斯士。
初言大任、大姒,則化成乎內也。終言“譽髦斯士”,則化成乎天下矣。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大哉天,乃赫然下視四方,求民之所歸矣。
維此二國,其政不獲。維彼四國,爰究爰度。
二國,謂殷紂及崇侯。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顧,此維與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其始,作之屏之也,則菑翳而已。既而又就之者眾,無所容之,則其修之平之也,及于灌栵;其啟之辟之也,及于檉椐:則皆材之小者爾。至其甚眾,則無以處之也,則其攘之剔之者,及其檿柘矣。檿柘,材之美,人所恃以者也,今乃攘剔以至于檿柘者,蓋以民歸之多,無所容之,不得已而及于檿柘之木也。
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遷明德,串夷載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兌。帝作邦作對,自大伯王季。
“拔”者,擢其修干之謂。“兌”者,悅澤外見之謂。
維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載錫之光。受祿無喪,奄有四方。
因心則友者,言其有天性;因心則然,非學而能也。以太伯避季,則季疑于弗友,故特先言其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