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之喪,如未沒喪而母死,其除父之喪也,服其除服。卒事,反喪服。唯諸父、昆弟之喪,如當父母之喪,其除諸父、昆弟之喪也,皆服其除喪之服。卒事,反喪服。如三年之喪,則既顈。其練、祥皆同。王父死,未練、祥而孫又死,猶是附于王父也。
有殯,聞外喪,哭之他室。入奠,卒奠出,改服即位,如始即位之禮。
大夫、士將與祭于公,既視濯而父母死,則猶是與祭也,次于異宮。既祭,釋服出公門外,哭而歸。其它如奔喪之禮。如未視濯,則使人告,告者反而后哭。如諸父、昆弟、姑、姊妹之喪,則既宿則與祭。卒事,出公門,釋服而后歸。其它如奔喪之禮。如同宮,則次于異宮。
曾子問曰:卿大夫將為尸于公,受宿矣,而有齊衰內喪,則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乎公宮以待事,禮也。孔子曰:尸弁冕而出,卿、大夫、士皆下之。尸必式,必有前驅。
父母之喪,將祭,而昆弟死,既殯而祭。如同宮,則雖臣妾,葬而后祭。祭,主人之升、降、散等,執事者亦散等。雖虞、附亦然。
自諸侯達諸士,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眾賓、兄弟則皆啐之。大祥,主人啐之。眾賓、兄弟皆飲之可也。
凡侍祭喪者,告賓祭薦而不食。
子貢問喪。子曰:敬為上,哀次之,瘠為下。顏色稱其情,戚容稱其服。請問兄弟之喪。子曰:兄弟之喪,則存乎書策矣。君子不奪人之喪,亦不可奪喪也。
孔子曰:少連、大連善居喪,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憂,東夷之子也!
三年之喪,言而不語,對而不問。廬、堊室之中,不與人坐焉。在堊室之中,非時見乎母也,不入門。疏衰皆居堊室,不廬。廬,嚴者也。
妻視叔父母,姑、姊妹視兄弟,長、中、下殤視成人。
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內除。
視君之母與妻,比之兄弟,發諸顏色者,亦不飲食也。
色喪之外,行于道路,見似目瞿,聞名心瞿,吊死而問疾,顏色戚容必有以異于人也。如此而后可以服三年之喪,其余則直道而行之是也。
祥,主人之除也。于夕為期,朝服。祥因其故服。
子游曰:既祥,雖不當縞者,必縞,然后反服。
當袒,大夫至,雖當踴,絕踴而拜之,反,改成踴,乃襲。于士,既事成踴,襲而后拜之,不改成踴。
上大夫之虞也,少牢;卒哭成事,附,皆大牢。下大夫之虞也,犆牲;卒哭成事,附,皆少牢。
祝稱卜葬虞,子孫曰哀,夫曰乃,兄弟曰某,卜葬其兄弟曰伯子某。
古者貴賤皆杖。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于是有爵而后杖也。
鑿巾以飯,公羊賈為之也。
冒者何也?所以揜形也。自襲以至小斂,不設冒則形,是以襲而后設冒也。
或問于曾子曰:夫既遣而包其余,猶既食而裹其余與?君子既食則裹其余乎!曾子曰:吾子不見大饗乎?夫大饗,既饗,卷三牲之俎歸于賓館。父母而賓客之,所以為哀也。子不見大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