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啟:適見鍾檢正世美,言上舍吳師禮,浙人也,有文學節行,欲為逢原壻。彼極多人欲壻之,而慕逢原節義,故欲娶其女。鍾為人不妄,吳亦有名,故欲作書奉報,乃得來書,更請審擇。特起肯遠相過,甚慰思渴。老年待盡,若復得一相見,豈非幸愿!
今歲暑雨特甚,多逃于北山。平生未嘗畏暑,年老氣衰,復值此非常氣候,殊為憊頓。書不及悉,千萬自愛。
與曾子山書
某啟:比聞上下呶呶,何故?人不患無材,患韜晦之為難。況州縣之勢,固已相遼,郡若摧縣,易于拉朽,此不可知也。冬寒,千萬自愛。
與吳司錄議王逢原姻事書二
某啟:仲冬嚴寒,伏惟尊體動止萬福。
王令秀才,近見文學、才智、行義皆高過人,見留他來此修學。雖貧不應舉,為人亦通,不至大段苦節過當。他恐二舅不欲與作親,久不得委曲。不審尊意如何?傳聞皆不可信也。某目見其所為如此,甚可愛也。
未拜見,千萬乞保尊重。
二
某啟:新正。伏惟二舅都曹尊體動止萬福。
向曾上狀,不審得達左右否?王令秀才見在江陰聚學,文學智識與其性行誠是豪杰之士。或傳其所為過當,皆不足信。某此深察其所為,大抵只是守節安貧耳。近日人從之學者甚眾,亦不至絕貧乏;況其家口寡,亦易為贍足。雖然不應舉,以某計之,今應舉者未必及第,未必不困窮。更請斟酌。此人但恐久遠非終困窮者也,雖終困窮,其畜妻子,當亦不至失所也。渠卻望二舅有信來決知親事,終如何,幸一賜報也。
尚寒,伏乞善保尊重。&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