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新園亭記
諸侯宮室臺榭,講軍實、容俎豆,各有制度。揚,古今大都,方伯所治處,制度狹庳,軍實不講,俎豆無以容,不以偪諸侯哉?宋公至自丞相府,化清事省,喟然有意其圖之也。
今太常刁君實集其意,會公去鎮鄆,君即而考之。占府干隅,夷茀而基,因城而垣,并垣而溝,周六百步,竹萬個覆其上。故高亭在垣東南,循而西三十軏,作堂曰愛思,道僚吏之不忘宋公也。堂南北鄉,袤八筵,廣六筵。直北為射埒,列樹八百本,以翼其旁。賓至而享,吏休而宴,于是乎在。又循而西十有二軏,作亭曰隸武,南北鄉,袤四筵,廣如之。埒如堂,列樹以鄉,歲時教士戰、射、坐、作之法,于是乎在。始慶歷二年十二月某日,凡若干日卒功云。
初,宋公之政,務不煩其民,是役也,力出于兵,材資于宮之饒,地瞰于公宮之隙,成公志也。噫!揚之物與監,東南所規仰,天子宰相所垂意,而選繼乎宜有若宋公者,丞乎宜有若刁君者。金石可弊,此無廢已。慶歷三年四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廬山文殊像現瑞記
番陽劉定嘗登廬山,臨文殊金像所沒之谷,睹光明云瑞,圖示臨川王某,求記其事。某曰:“有有以觀空,空亦幻;空空以觀有,幻亦實。幻實果有辨乎?然則如子所睹,可以記,可以無記。記無記,果亦有辨乎?雖然,子既圖之矣,余不可以無記也。”定以熙寧元年四月十日、十年九月二十七日睹,某以元豐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記。
撫州祥符觀三清殿記
臨川之州城橫溪上。西出,出城之上,有宮巋然,溪之沄沄流過其下,東南之山皆在其門戶窗牖之間者,曰祥符觀。觀之中有屋四注,深五十五尺,廣七十二尺,升之高,居深十八分之一,楹二十有四,門兩夾窗,中象三,旁象二十有六者,曰三清殿。用其師之說以動人,而能有此者,曰道士黎自新。出其力以歸于道士之說,而卒成此者,曰里之人鄧佺。佺之子表,故嘗與予游。予之歸,表語其父之事,而乞予文,予不能拒也。夫用其師之說以動人者道士也,予力顧出道士下,復何云哉!皇佑二年五月二十五日。&lt;/div&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