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了半個月也沒見到邪祟出現,以至于大家都有些半信半疑究竟是不是邪祟。
但邪祟的出現卻是一個警兆,地方不靖,方生妖孽,這說明重華派對朗陵一府的控制力在減弱,才會有妖孽出現。
這等情況下,難道重華派還要派弟子去參加道會交流切磋不成?
“知客院貼出布告,是什么意思?”吳天恩不解地問道。
“說好像是會通過甄選的方式,派門中優秀弟子前往汴京切磋。”
“甄選的方式?”吳天恩皺起眉頭,“怎么個甄選方式?比試,還是推薦?”
“布告沒說。”弟子搖搖頭。
吳天恩默默點頭,示意對方下去。
從執事到長老,還是有些變化的。
長老位高,清閑,幾乎不會有多少俗務讓你管,能做的就是守好山門。
執事則是要掌管派中每一項具體事務。
從去年開始,新入弟子翻倍,漲到了三十名。
這一點吳天恩并無異議。
重華派原來的確有些保守,十五名弟子太少了一些,基數小了,出天才的幾率就更小,而且主要局限于弋郡,篩選接引范圍就狹窄了。
現在擴大到了周圍的南楚和吳越,也包括淮郡和譙郡,可選優才范圍就大了很多。
但吳天恩擔心的是培養和引導機制沒有能跟上。
現在傳功院的教諭們更多的還是采取漫無目的的引導機制。
這種方式遇到悟性高,選擇能力強的弟子沒問題,但是很多剛進入門來的弟子一頭霧水,自己摸索路徑,浪費不少時間,而且也容易消磨掉靈性悟性。
這一點上,吳天恩贊同陳淮生的觀點,給予一些弟子必要的引導和指點,甚至要更細致和對口一些,這樣可能出天才的可能性會更大。
有些弟子本來就是渾金璞玉,一時間見不出來,但是些許打磨之后,就能綻放光芒,但若是一直埋沒,或許他就真的只能黯淡一生了。
陳淮生自己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想到陳淮生,吳天恩心中又有些期盼。
他閉關多久了?
進入回雁谷都有多久了,一年半了吧?
去年春分時候進的谷,算一算一晃都是一年多了。
其間自己沒有去見過他一次,也沒有允許派中其他人去見他,甚至把外邊來的信函也都扣下壓住了,免得他分心。
就是希望他能一鼓作氣突破煉氣三重,證明自己。
眼見得又要到年底了,但吳天恩有信心,這個弟子出谷之日,肯定能達至煉氣三重。
吳天恩記得很清楚,陳淮生是前年大雪煉氣二重的,只用了十個月時間就從煉氣一重到煉氣二重。
如果能在兩年時間之內再上一個臺階,那些說陳淮生是“厚積薄發”,是靈光一現,是后繼無力的人,就無話可說了。
景貞二十九年九月十九,陳淮生入門,三日悟道。
景貞三十年二月,驚蟄,陳淮生煉氣成功,晉位煉氣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