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之所以叫海城,是因為它是整個遼省唯一一座臨海的城市。
東部緊鄰著內海環渤海,是整個東北地區水產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
臨近內海環渤海的地方,叫做龍水灣。
龍水灣這個地方在十多年前可是一處風光無限的風景區。
一個南方富賈看上了龍水灣這一帶海域的可造性,花費巨資在龍水灣一帶打造了整個北方都獨一無二的魚排建筑。
他想要通過龍水灣獨特的水域特性,大量養殖鮑魚,鲅魚,海蝦等海洋水產。
只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連海城政府都大力支持的項目在竣工之后,出現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既簡單有困難,好解決卻又無法解決。
招不到工人!
沒錯,這個龍水灣魚排招不到工人。
北方人似乎天生就不喜歡這種潮濕且腥臭的環境,很少有人能在魚排這種南方特有的民居中居住。
即使政府大力支持,給了許多員工福利,還是只有極少數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往魚排工作。
無一例外,這些人全部都做了逃兵。
本地人用不了,那就從南方自己帶人過來。
這位南方富賈財力雄厚,魄力也大得嚇人。
他直接從南方帶了一大批經驗豐富的漁民,直接入駐了他的龍水灣魚排。
北方的海和南方的海,水質不同,水的溫度也不同,北海更為盛產鮮美的海鮮,很快,龍水灣魚排便發展了起來。
為這位南方商人以及政府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只是這樣的光景并沒有持續多久。
也就是幾年前,已經成為了海城風景區的龍水灣魚排莫名其妙被政府查封,那位財力通天的大老板也在一夜之間不見了人影。
龍水灣魚排人心惶惶,很快就人走茶涼,成為了一處廢棄的魚排場。
三年前,海城頂級豪企赤壁集團收購了龍水灣魚排以及其附近的地皮。
不可思議的是。
原本喜歡處處為難人的土地局,城建局以及財政局在赤壁集團收購龍水灣魚排地皮這件事上。
可以說是處處綠燈大開。
平時需要半年時間整理出來的資料愣是不到半個月就樣樣俱全。
很快,赤壁集團的各種工程車一輛接著一輛駛入了龍水灣魚排風景區。
龍水灣一帶也被覆蓋了厚厚的綠色隔離板。
一個專門打造北方魚排風景區的工程便開始了。
……………………………………………………………………………
龍水灣魚排風景區,厚厚的綠色隔離帶內。
一眼望去,滿是各種各樣的土堆以及廢墟。
重型卡車將魚排外圍的空間團團圍住,包裹得水泄不通。
一輛車身上印刷著赤壁重工的黑色集裝箱緩緩的駛向魚排方向。
隔著很遠,便有個身穿黑色保安制服的男人走向集裝箱。
開車的男人搖下車窗,光禿禿的腦袋上落下了一個重重的十字形刀疤。
“生哥回來了?”
為首的保安對著刀疤男點頭哈腰,他從口袋里掏出煙,雙手恭敬地遞到刀疤男的身前。
刀疤男只是咂了咂嘴,面色不善。
“煙就免了啊,趕緊放行,老子等著睡覺呢,他媽的開了兩天兩夜的車,困死老子了。”
為首的保安臉上賠著笑。
“生哥,我們當然知道您這趟累啊,但是公司的規矩就是規矩嘛,例行檢查還是得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