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年男人的詢問,王志強搖了搖頭。要是種地的話,那么現在自己還在土里刨食,苦哈哈的過日子呢。哪有今日的風光?
“你我叔侄二人,求的便是過好日子有錢有勢。現在組織在省城歸我管,或者說整個徽省的組織成員,名義上都是我來管轄的。我們有今時今日的這一切,就是因為能踩的住下面,擺得平上面。但是想要更進一步卻難了,而且我也不想更進一步。當土皇帝比向上爬來的更好。但是想要過更好的日子,我們卻又要有更多的錢和權。”
中年男人有著自己的想法,而他的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是圣戰組織內不少中層人員的想法。
這個組織并不是鐵板一塊的,反而因為組織龐大出現了大公司病的一些征兆。
離心離德,各有各的小算盤每個人都想要往自己的碗里多扒口吃的,這在大公司內并不少見。這樣的公司或者是組織,能夠維持下去不垮臺,那完全是得益于每年不斷增長的利潤。
時至今日,圣戰組織每年內部的GDP增長率都高于8%。而這樣的高速增長,才是保證組織統一完好的結構形態的重要關鍵。維持組織前進的重要因素。
倘若某一天高速增長的勢頭停止,甚至說是開始下降,那么這個組織將會受到空前的威脅,甚至是崩潰。無數人會跳出來,要么離開這個組織,甚至是出來踩兩腳,訴說這個組織的種種不好。
像魏武昌人和王志強叔侄兩這樣的人在組織內部可不少。
魏武昌依靠的組織關系做實業,賺取的利潤,要上交組織一部分。而王志強叔侄倆,這是組織在徽省的領導者。
不過徽省不同于淮海或者是江浙兩省。組織的重心并不在這里。整個組織在徽省的成員并不多,一共只有一千多名。
而且安徽省的經濟并不是特別發達。組織的發展是需要錢的。這年頭的人都很現實。
沒有人談論詩歌,理想和熱血。就連初中生都只要錢,過年回家要是不給還在讀初中的晚輩發壓歲錢的話。你看他們會不會熱情的搭理你。
這就是現在的現實,金錢至上。
圣戰組織的高層也許有很多宏偉的理想。但是在偉大的理想都是靠人來實現的。靠人就需要給人錢。就像是在首都燕郊上班的后勤技術信息部,你不發工資誰給你干活?
為了賺錢,組織也是扶持了很多產業出來的。從夜總會ktv這些傳統黑道就會涉足的灰色產業,再到經營飯店酒廠房地產等等白道產業。
還有類似當年想要詐騙張桐房產的王長春。這些人都是組織撈錢的手段。組織越大需要的錢就越多。
在安徽這邊比不上淮海,能夠做的產業并不多。組織重心在淮海,以后圣戰的爆發地也會在淮海。
而全國其他的地方則是為組織輸血的地方。就比如說在安徽省省城,王志強叔侄倆就負責管理這邊的產業。
組織在這里有一些夜總會,KTV和酒吧的生意。這些生意不能說不賺錢。但是因為這些產業都是組織當年自己弄起來的。利潤大部分都要上交給組織,為組織的圣戰計劃以及發工資等等必備項目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