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于招牌的羊肉燒麥,價格不便宜,五十八一份。嗯,皮蒸老了,最上層的皮吃起來發韌,像是要皮褲一樣。
這一頓飯吃下來,錢沒少花,張桐感覺還沒淮海開的北方口味的館子好吃。最重要是價錢貴啊!感覺東西不值這個價啊,自己一個月就一千二的工資,雖然說出差可以報銷是吧。但是這錢花的也心疼啊。
秉持著不浪費的原則,張桐算是把東西都吃完了,但是感覺卻很一般。這個價格這個味道,要不是因為有個百年老店的牌子掛在外面,但凡換一家新店做出這樣味道的菜還賣這么貴,不出三個月就要倒了。
這頓吃的不怎么樣,雖然算是吃了一頓吧,但是卻總覺得少點什么。
得了,還是再找找老首都有什么好吃的吧。但是老張找來找去吧發現,老首都但凡是叫得上名字的老店,味道好像都不是特別好。
最后兜兜轉轉,也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雍和宮邊上了,還真別說張桐在雍和宮邊上找到了最好吃的老首都美食。
“雍和宮炸雞~雍和宮炸雞~四爺吃了都說好的炸雞~老首都傳統美式炸雞,正宗老首都風味~雍和宮炸雞~”
在前清皇帝雍正還在當貝勒時居住的府邸雍和宮旁,張桐終于發現了這家便宜又好吃的正宗老首都美式炸雞。
這年頭能十五塊錢買到三個大雞腿,而且還是在首都。老張很懷疑這個老板的炸雞還有錢賺嗎?
吃著炸雞等著公交,手機響了一下,打開一看,付長青回信息了。
“嘿,付領導要請吃飯。這不好空著手去啊。”老張左右看了看,要帶禮物啊。這送什么呢?
…………………………
老首都有一條通惠河,是一條元代修建的運河,算得上是老首都曾經的經濟命脈了。因為漕運都從這條河走。
如今通惠河基本沒什么跑船的了,但是依水而居是國人的傳統。所以現如今的通惠河邊上還是很熱鬧的。
一號線坐到底就是老首都的朝陽地區的交通樞紐四惠站。從四惠站轉乘八通線下兩站就到了高碑店站了。
這高碑店在外地名聲不顯,不過在老首都還是比較有名的,因為這里是老首都有名的紅木家具一條街。一條街上云集著數百家的家具店和木工店。
從繁重的清式家具到新明家具這里應有盡有,如果沒有稱心如意的家具這里還能定做。從板式家具到榫卯結構的傳統家具都能加工。
白天的高碑店還是挺熱鬧的,但是晚上的高碑店那就顯得有些昏暗了,也沒什么人走動。
不過這條街上還是有幾家小飯店的。
就在高碑店街尾一家挨著賣刺繡的店鋪旁邊的小東北飯館內,付長青正笑吟吟的看著張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