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之地的確讓人羨慕,他囊括后世的廣東、廣西、貴州、云南、越南之地,這里三面環海,氣候宜人,乃是旅游度假養老的絕佳去處。
這且不說,最重要的是這里可以通過大海去東南亞,去更遠的地方,所以就如陶烈所說,如果他的封國若不是在廣陵之地,他定要討要交州來當土皇帝了。
蔡邕望著地圖,他又往后翻看了十幾頁,地圖上還標準了很多未至的地方,那里陶烈都給他們起了名字,就例如地中海,馬六甲海峽等地,望著這些地方蔡邕驚訝了,他萬萬沒想到他的女婿竟然知道如此多的地方,難道他都去過?
“這上面的地方你都去過?”
蔡邕問完,陶烈搖頭道:“并未去過。”
“那你怎知?”
“岳丈大人,實不相瞞,我父原本為海邊富庶人家,他喜歡探險,自我小時候便帶著家丁去四處巡航,當我十六歲時,他死在外鄉,他死后家丁便帶了我父所寫的日記給我,我根據父親日記加上家丁描述整理出來了這本書。”
當然這些都是陶烈瞎編的,陶烈說完,蔡邕等人深信不疑,畢竟這東西可不是能瞎編出來的,蔡邕捧著書激動道:“此書當會名流千古也!可愿借我一讀?”
蔡邕說完,陶烈點頭道:“岳丈盡管拿去,岳丈若不棄,我讓家丁抄錄一份贈與岳丈。”
陶烈說完,蔡邕越翻書越激動,書中不光有各地的地圖簡介,甚至還有些詩詞,就例如描寫吳郡之地時,上面寫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讀著這詩蔡邕忍不住拍手就叫好起來。
蔡邕看著陶烈的書,看完才知世界之大,他合上書后對陶烈道:“我當赴交州為任,到那時我也學你父走訪天下。”
“岳丈此話甚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是這個道理。”
陶烈說完,蔡邕聽陶烈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心中更加欣慰,這個女婿終究不是一個莽夫,這也對得起自己的女兒了。
國公府,蔡邕答應了去交州,陶烈怕他去交州后不好處理少數民族與漢移民的關系,陶烈又對蔡邕道:“岳丈去交州,交州邊民較多,岳丈可分而治之,漢民與邊民當和平相處再以儒法教之,交州定可繁榮發達。”
陶烈囑托完后,蔡邕離去,蔡邕這邊剛走,那邊還是小氣包的蔡文姬聽陶烈說完,她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陶烈整理著書稿望著蔡文姬說道:“洛陽之地多風險,此番蔡議郎既然大赦,你可隨他去交州之地,此后你們父女二人平安無事,我亦無憾也。”
陶烈說完,蔡文姬不言。
陶烈有事徑直朝著門外而去,如今大漢朝百廢待興,然不去除太監,終究會再被太監所誤,所以陶烈又去尋袁紹準備再行議論解決太監之事。
時間飛快,轉眼又是幾日,家丁抄完了書,陶烈便送蔡邕赴交州上任,臨行之時,洛陽城外十里長亭,陶烈為蔡邕設宴送別,蔡邕身邊聚集了一群文士與將領,他們皆是投奔蔡邕而來,這讓陶烈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