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繼位之初年紀還小,所以由竇太后垂簾聽政。而竇太后非常重用自己的外孫田蚡,田蚡在所有鎮壓和安撫行動中大多采納竇太后的意見。
田蚡因此被封為武安侯。一年后,丞相魏其因病免職,歷經三朝的竇嬰終于坐上了丞相之位。
而竇嬰之所以能夠擔任丞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田蚡的作用。
在竇嬰參加平定七國之亂時,田蚡還是一個不起眼的郎官,經常來往于竇嬰的家中陪侍宴飲,所有做派猶如孫子一樣。
但是隨著劉徹被立為太子,田蚡的地位也開始逐漸顯赫。在竇太后垂簾聽政之后,田蚡更是得寵。
其實田蚡在當時已是丞相人選之一,但田蚡身邊的門客向他建議:作為歷經三朝的大臣,竇嬰的資歷比田蚡年長,而且身邊還有許多名士的歸附,一直有著很高的聲望。
建議田蚡擔任太尉一職,將丞相之位讓給竇嬰,以避免輿論壓力。
而太尉在西漢時期與丞相的地位相當,因此田蚡接納了門客的建議,主動讓位。
這樣既能身居高位,又能獲得賢者的名聲。所以,竇嬰能夠成為丞相,完全是田蚡運作的結果。
竇嬰和田蚡有何相同之處?就是都非常喜歡儒家學說,這一點也恰好迎合了漢武帝,但同時也與崇尚黃老學說的竇太后相悖。
經常有人向武帝譴責竇氏家族的人品,這一時的竇嬰非常倒霉。一面遭到了言語誹謗,一面得罪了竇太后,而竇太后雖然已至暮年,手中卻依然掌握著相當巨大的權勢。
最后,竇太后干脆一并處置,將竇嬰和田蚡等人全部罷免,同時在自己的勢力范圍選出兩人,去擔任丞相和太尉之職。
不過漢武帝并未與竇太后針鋒相對,而是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坐等竇太后去世。
只是丟掉了丞相之位的竇嬰自此徹底以獵豹的身份閑居在家,而田蚡雖然也被罷免,卻因竇太后的緣故依然能夠受到武帝的寵幸,甚至還能參與朝政。
四年后,竇太后去世,漢武帝終于等到了這個絕佳的機會。
隨即將竇太后所任命的丞相和太尉罷免,丞相之位由田蚡擔任,竇嬰則是因為外戚的原因被漢武帝更加疏遠。曾經投奔竇嬰的門客也全部轉投到了田蚡的門下。
就在竇嬰悶悶不樂時,一個名叫灌夫的人物前來拜見。此人曾經也是叱咤風云的人物,但因觸犯法律遭遇罷免。
兩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竇嬰想要依靠灌夫報復那些離開的門客,灌夫則是準備依靠竇嬰的身份結交皇族。
然而,自從灌夫出現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竇嬰的悲慘結局。
可以說,竇嬰之死完全是因灌夫的拖累。那么竇嬰和灌夫以及丞相田蚡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下期視頻講述竇嬰之死。
【西漢冤案,竇嬰和灌夫為何一定要死歷史小知識歷史人物】
這是一場毫無爭議的政治冤案。心狠手辣的田蚡,耿直廉潔的竇嬰,酒風不正的灌夫,三位原本互不相干的人物,卻因一場酒席而水火不容。原本只是巴結權貴的行為,逐漸演變為血腥的鏟除行動。
漢武帝建元六年,推崇黃老之學且執掌巨大權勢的竇太后去世。17歲的漢武帝終于可以推行儒家學說。他隨即尋找理由,將竇太后安置的丞相罷免,同時任用自己的舅父田蚡為相。
在上期視頻中講過,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竇嬰是竇太后的親戚,田蚡和竇嬰兩人均是外戚身份。
然而,竇太后的離世讓竇嬰失去了唯一的政治靠山,也意味著他的政治生命即將結束,幾乎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而田蚡卻憑借姐姐的太后身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