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姑母一家便這么散了。”吟鶯接著幽幽地道,“我姑爹的爹娘受不住打擊,接連病逝,我姑母患了失心瘋,抱著三歲的女兒墜入江中,雙雙溺死。當時我不在上杭,是我爹爹聞訊到上杭為姑母料理后事,回去后將從鄧知縣姨爹口中聽到的消息告訴了我們。”
“后來,我家遭疫病,爹娘相繼離世,留下我孤身一人不知何去何從,竟想來上杭尋找姑爹的鄰家……想尋鄧知縣。卻不想,他姨娘一家也出了事。”
“原來,姑爹一事之后,官府追根究底,怪鄧知縣的姨爹多嘴,又隨意帶人去戶房翻看賬簿,罰杖責,并罷了他衙門散從的差。再之后,汀江遭遇水患,上杭一帶傷亡慘重,改做渡船為生的姨爹夫婦亦雙雙不幸喪命。”
“我今年見到鄧知縣才知,他曾聽姨爹說,我姑爹是個仔細人,做事向來一絲不茍,絕不會在那么重要的賬本上弄錯。他的姨爹還曾偷偷去我姑爹墜馬之路查看……總之,他那水性極佳的姨爹后來也死了,聽說曾與我姑爹一起做冶坑賬房的幾人也都死于水患……”
“鄧知縣說,他母親臨終的遺言就是,想知道妹妹與妹夫的真正死因……就這樣,在他科舉高中之后,聽聞上杭知縣空缺,便設法求得此官職,來到了上杭。而當年到上杭之后無處投靠的我已淪落在醉心樓十幾載。”
……
杜言秋落下最后一個字,提筆抬起頭,“你懷疑上杭縣有人聯手克扣貢金斂財,各個相護,牢據官位,暗中稱霸?”
“鄧毅為此事而來,只做了數月知縣便遭殘害,此乃事實。”
吟鶯沒有直接回答。
“我知道了。”
杜言秋放下筆,拿起剛寫好的紙,吹干上面的字跡。
見杜言秋對自己的話無動于衷,吟鶯搖頭輕笑,“世上如我姑爹那般執拗之人少見,如鄧知縣姨爹那般,敢于為好友張口奔波,以致喪命之人更少見。杜公子與鄧知縣不過相識幾日,將我的話當作故事聽聽也就罷了。”
說著,吟鶯的眼眶又是酸脹,滾下兩行熱淚,“若我姑爹如嚴老知縣所勸,懂得識時務,兩家人也就是另外的結果了。”
這時花娘推門而入,見吟鶯在,有些意外,“怎么?又來找杜公子哭?這事情都過去多久了,你還念著那人?若為此總怠慢客人,可別怪我花娘無情,不再容你。”
吟鶯慌忙抹掉眼角的淚,“我只是想從杜公子口中聽聽鄧知縣以前的事。”
“差不多得了,別耽擱杜公子寫詞兒,我可是出了高價的!”
花娘見杜言秋已寫好幾篇,順手拿起來看,“喲,杜公子文采真不一般,去年省試沒中個進士?”
“我若中了進士,可有閑情在此?”杜言秋提筆蘸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