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正好有機會,我們便來了。冒昧前來,多有打擾。”
姜落落隨杜言秋一同向老夫人行禮。
這就是那位傳聞中的江湖女子,曾受人愛戴的姚夫子的娘子。她身邊的那位便是羅星河說的只知刺繡,外人看來癡癡呆呆的婦人,也就是姚書吏的娘子。
此時這婦人神色清朗,哪里有半點迷糊癡呆的模樣?
當時衙差說,遇到的那兩個推板車的女人,一個是六十多歲的跛腳老嫗,一個是臉上有胎記的四十余歲婦人。
其實按她們實際年歲算,都要再多個十歲左右。
想是江湖出身,婆母帶著一起經常強身健體,雖曾逃亡在外,顛沛流離,但近些年隱居在上杭,日子也算安穩些,面色看起來還好。
不過面色再比同齡人好,也是已幾十歲的人。想想五十來歲的兒媳與年紀七十的婆母一同推著她們兒孫那涼透的遺體在夜色中前行,是懷著怎樣的滿心悲慟,踏著怎樣不甘又憤恨的步伐?
“不打擾,不打擾。杜大人親自前來,也免去我們拋頭露面。”
老夫人做了個請的手勢,“寒舍簡陋,還請杜大人擔待。”
“老夫人想必知道,我也不是什么尊貴出身。同為天涯淪落人,若講客套,便見外了。”
杜言秋讓出主位的那把舊椅子,將地上的兩只矮凳挪到一旁,“老夫人是長者,請上座。”
老夫人也不再推辭,先坐下來。
“夫人請。”杜言秋又向婦人拱手。
“杜大人,請。”婦人坐在婆母身旁。
杜言秋與姜落落這才坐在旁側的矮凳上。
“你們先說,我去燒壺水。”何寧兒準備出門。
姜落落叫住,“寧兒姐姐不必忙,我們也是吃飽喝足來的。”
“既然杜大人沒什么講究,我們也就不必講那些客套了。今夜我們只管把話說開。”
見祖母發話,何寧兒便從外面搬了個矮凳,坐在祖母身邊。
“我要先向杜大人道個歉。”老夫人先開口道,“擅自接走鵬兒,給你們惹麻煩了。”
原來鄧毅的原名叫姚鵬。
“不算什么麻煩。如此一來,倒是嚇著某些人,也算是與我行了個方便。”杜言秋道。
正是讓人以為有支隱藏的力量,才會讓一些人略有收斂,不敢輕舉妄動。
姜落落看向何寧兒,“當日藏在棺中的是寧兒姐姐。”
何寧兒微微一笑,“小小伎倆,很快便被姜姑娘識破了。”
她們沒想到,那么快就有人發現鄧知縣尸體丟失,而姜落落又識破丟失真相,官差追到柳子巷。
她們雖然計劃周密,提前轉移,可也還是怕被追查到,落入胡應和之手。
那時,她們還怪姜落落多事,可又想她又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做本分差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