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上官新柔恨自己,有孕之后不吃不喝要餓死肚子里的孩子,趁他不在家還在臺階上跳來跳去,企圖滑胎小產,梅戰南就覺得特別對不起女兒。
大人的愛恨情仇不該牽扯到孩子身上,上官新柔縱然恨毒了他也不該如此,虎毒還尚且不食子呢,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她那么狠心,連畜生都不如。
好在他察覺了,也有決斷,拿她父母兄弟一家子人的性命做威脅,她才對肚子里的孩子好了一些。不過也僅僅只是好了一些而已,她怕胖不肯多吃,平日里也大多是清粥小菜,他無法,只得又想法子逼她。
逼她也只是一時,他離京領兵打仗之后雖然派了人照顧她,看著她,她還是不肯多吃,很多時候都偷偷倒掉,故意跟他作對。
遠水救不了近火,她也不愿意跟他去涼州,他只能再想法子,不過因為她故意為之,女兒生下來只有四斤多,像個貓娃子。
見過的人都說不好養活,太醫也讓他有個心理準備,但他不信,他相信自己的女兒會像野草一樣瘋長,平安出生就一定能平安長大。
身為涼州守將他不能離開太久,女兒太小也不可能跟他去涼州,他也舍不得讓女兒受苦,而因為上官新柔不愿意喂養女兒他只能去找人,這才找到了袁暮秋。
明里有人照顧,暗里有人守護,可還是沒有防住上官新柔害她,快兩歲的時候女兒差點死于她手。
收到消息的時候他正在與韃子惡戰,一時分心還被砍了一刀,不過當時的情況并不能和離,也不能休妻,更不能殺了她。
擔心這么下去遲早有一天女兒會被她給害死,再者也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他必須把女兒接到身邊來,接到身邊照顧才能徹底放心。
沒有寫信,甚至連招呼都沒有打一聲,他派自己的心腹帶領三十親衛火速趕往京城,在母親死活不愿意的情況下將女兒成功的接了出來。
見到女兒的那一天他高興極了,可兩歲的女兒卻特別怕生,聽袁暮秋說上官新柔經常會罵她,吼她,母親也特別不喜歡她,經常說她,才導致她膽小怕生。
血脈相連,縱然是男子也特別心疼,也特別后悔,后悔當初沒有早早的將她接至涼州。
為了讓女兒不怕自己,接受自己,他決定親自照顧女兒。
一開始笨手笨腳的連個尿布都不會換,喂飯也喂不好,弄的身上到處都是還經常把女兒弄哭,不過好在他有耐心,最后在袁暮秋和兒子的幫助下總算是有所收獲。
血濃于水,到底是親生父女,女兒從害怕到接受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而他也學會了怎么照顧女兒,怎么帶孩子。
軍務繁忙,但他只要在家就會陪女兒,剛開始是抱在手上處理軍務,后來就是兒子帶著女兒在一旁玩兒。
隨著女兒性格轉變開始變的大膽,后來只要他一回家就爬到他脖子上騎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