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黃城失守的消息傳回都城平壤,整個高句麗朝廷頓時亂做了一團,高句麗王高建武更是立即派人去請莫離支乙支文德進王宮商討對策。
待一見到乙支文德,還不等他行禮,高建武便迫不及待開口問策道:
“莫離支,如今隋軍已經攻破黃城,離都城平壤已經不足七十里,依你之見,本王該如何應對。”
也難怪高建武如此憂心,當年隋朝三征高句麗,雖說在他們高句麗軍民的齊心抵抗下,最終三次打敗了隋朝的征伐,但他們高句麗同樣損失慘重,元氣大傷,至今都沒有完全緩過來。
去年他又一意孤行,不聽乙支文德勸告,執意派前莫離支淵太祚之子淵蓋蘇文率領五萬大軍去支援漁陽郡的高開道,企圖趁機染指河北,沒想到結果卻是一敗涂地。
若不是隋朝主動提出用當年三征他們高句麗時遺留的俘虜做交換,恐怕他們高句麗最后這點精兵也要徹底斷送在河北了。
經此一敗,高建武痛定思痛,決定從此偃旗息鼓,休養生息,待他們高句麗徹底恢復元氣之后,再尋機會再圖中原。
可沒有想到他們高句麗想要休養生息,隋軍卻又一次從海上打了過來。
如今他們高句麗將大量兵力主要部署在遼東,以及百濟和新羅的邊境附近,腹地反而很是空虛,哪怕是都城平壤都只駐扎有區區一萬左右的兵馬,因此想要守住都城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與以前三次不同的是,這次隋軍似乎并不打算奪取他們高句麗的土地,而是一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城池村莊農田皆為白地,致使幾十萬高句麗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
如此一來,即使他們高句麗能再一次擊退隋軍的來犯,如何安置這幾十萬難民也夠讓他們朝野上下頭疼了。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如今當務之急是如何擊敗來犯的隋軍。
而乙支文德早在進宮前便已經聽說了黃城失守的消息,在來的路上也思考過對策,如今聽高建武果然問起此事,當即沉聲回道:
“大王不必擔心,隋軍雖說已經攻破了黃城,但想要攻打平壤,還得過大城山城這一關。
而大城山城城堅池深,易守難攻,大王只需調集重兵去守大城山城,必能讓隋軍止步于大城山城下!”
聽了乙支文德的話,高建武心中心中多少輕松了一點,可隨后又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皺著眉頭道:
“可若是將兵力都調去守大城山城,平壤防守必然空虛,若是大城山城失守,本王拿什么去守住平壤?”
乙支文德聞言看了高建武一眼,隨后忍不住重重嘆了一口氣:
“大王,大城山城乃是平壤的門戶,若是大城山城擋不住隋軍,平壤一樣擋不住。
因此與其分散兵力同時去守平壤和大城山城,還不如集中兵力去守大城山城。
如此一來,即使大城山城最終失守,也可以為大王和滿朝文武爭取到足夠的時間,暫時遷都到腹地去。”
聽到“遷都”二字,高建武面色不由一陣黯然,隨即重重嘆了一口氣道:
“難道局勢當真糜爛到如此地步了嗎?若是本王當真放棄平壤,以這次隋軍的做派,必然會將平壤城付之一炬,到那時朕有何顏面去見高句麗的歷代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