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乙支文德將之前的一切罪責都推到死去的嬰陽王高元身上,當即忍不住冷笑一聲道:
“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你之前也是高元的臣子吧,如今為了讓朕和大隋接受你們高句麗人的請和,你就一直往他身上潑臟水,就不怕他死后也不得安生嗎?
朕不止一次給過你們高句麗人機會,可是你們高句麗人卻一而再再而三將朕當猴耍,險些讓朕淪為天下臣民的笑柄。
朕也知道你們榮留王為何會派你來東都請降,還不是因為朕幾個月前派大隋水師走海路去襲擾你們沿海和沿江的城池,攪得你們不得安生,才不得不遣使求和請降的。
但朕不怕告訴你們,今年只是開胃菜,今后大隋的水師每年都走幾次海路對你們高句麗的沿海和沿江的城池大肆燒殺劫掠,看你們高句麗如何應付得過來。
想要求和,簡直是癡心妄想!”
說到最后,楊廣只覺得一陣解氣,似乎之前三征高句麗失敗的郁結,以及被高句麗人戲耍和欺騙的憤懣,在這一刻都得到了宣泄。
雖說楊廣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可乙支文德卻還是不肯放棄,依舊滿臉懇切道:
“昔日對大隋不敬,為盡到藩臣的本分,確實是嬰陽王的不是,只求大隋皇帝陛下開天恩,再給榮留王和高句麗子民一次機會!
高句麗愿與大隋結為父子之邦,大隋為父,高句麗為子,從此歷代高句麗王皆認大隋天子為父,永不相負。”
“多說無益!”
楊廣也沒想到,他當初隨口說哪怕高句麗王要認自已為父,自已也絕不接受高句麗的請降,沒想到最終卻是一語成讖。
可他卻依舊拒絕得斬釘截鐵,絲毫沒有半點商量的余地,語氣中滿是決絕:
“朕說過,朕當初給過你們高句麗人機會,是你們高句麗人自已不珍惜,那就怨不得朕!
更何況,你們高句麗人昔日如此欺騙和戲耍朕,你以為朕還會信你們高句麗人說的一個字嗎?”
眼見楊廣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乙支文德只能長嘆一口氣,面色似乎很是無奈道:
“若大隋皇帝陛下堅決不肯答應我們榮留王的請降,那我們榮留王只能另想他法了。”
“哦?我倒是想知道,你們那個榮留王還能想出什么別的法子?”
楊廣的神色和語氣變得越發嘲諷,似乎并沒有太將乙支文德的話放在心上。
可乙支文德接下來說出的四個字,卻讓他整個人面色陡然一變:
“聯唐制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