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反對攻打晉陽城,只是他認為在攻打晉陽城之時,必須要先弄清楚秦昇和李靖二人的去處,以免中了他們二人的計,被隋軍拖進晉陽攻城戰的泥沼中,進退不得。
可惜,他的想法并沒有得到另外幾位主將的贊同,梁師都更是說他在杞人憂天,太過高估了秦昇和李靖。
看著狂妄無知的梁師都,李世民也知道夏蟲不可語冰的道理,因而并沒有跟他爭辯,只是說大軍也不差這幾天時間,不如等他派人查明了秦昇和李靖的去向,他們再做決斷不遲。
可他的提議卻遭到了兄長李建成的反對,認為若是再拖延下去,一旦秦昇和李靖回到晉陽城坐鎮,他們唐軍只會白白錯失奪取晉陽城的大好機會。
眼看他們兄弟二人爭執不下,作為長輩的淮安王李神通當即就站出來和稀泥,表示既然他們兄弟倆說也說服不了誰,那不如就依照之前的約定,五位主將各自表決,少數服從多數。
李建成對堂叔父的提議自然沒有什么異議,反而是李世民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因為從另外四人之前的態度來看,不難猜到恐怕表決結果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可軍中大事少數服從多數是他的提議,他也不好出爾反爾,只能無奈接受了李神通的提議,對攻打晉陽城之事進行表決。
最終表決的結果也如他之前預料的那般,李建成、李神通和梁師都三人都認為現在就該率二十萬大軍北上,趁著秦昇和李靖都不在城中一舉攻取晉陽城。
只不過令他意外的是,宋金剛這一次竟然站在了他這邊,主張先了解清楚秦昇和李靖的動向再決定是否要去攻打晉陽城。
可惜,宋金剛的支持并沒有改變最終的結果,當天下午二十萬唐軍就拔營北上,直取晉陽。
可就在大軍快要抵達晉陽城時,西邊卻傳來一個對他們而言很不好的消息——
張長遜獻五原郡歸降了隋軍,進城接受他歸降的隋軍主將正是一直不知去向的秦昇和李靖。
因為張長遜降隋之事,幾位唐軍主將再一次爆發了不小的爭執。
李建成等人認為,既然如今秦昇和李靖都遠在五原郡,那他們唐軍也不必再有任何顧忌了,一定要搶在秦昇和李靖趕回來之前攻下晉陽城。
只要攻下晉陽城,便可以徹底切斷榆林郡、五原郡和河北道之間的聯系,使這兩郡陷入孤懸在外、獨木難支的境地,唐軍不費多少吹灰之力就可以將他們收入囊中,最終不僅收復了河東,還將河套之地一并納入了大唐的版圖,讓大唐國力大增。
可李世民卻堅持認為,區區一個張長遜根本不值得秦昇和李靖一起出手,他們二人同時出現在五原郡絕不只是為了一個小小的五原郡,背后極有可能有著更深的圖謀。
因此,他認為他們唐軍如今要做的不是北上攻打晉陽城,而是揮師向西,只要擊敗了秦昇和李靖,晉陽城自然不攻自破。
可惜,這一次對于他的提議,不僅梁師都和李神通沒有贊同,就連宋金剛都不再站在他這邊了。
這一刻,看著眼前的各懷心思的四位主將,一股濃烈的無力感再一次涌向李世民的心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