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一切正如李世民猜測的那般,秦昇之所以親自跟李靖率軍去五原郡,從來都不只是為了招降一個張長遜。
隨著榆林郡和五原郡都落入他手中,意味著關中以北再無險可守,他可以率軍長驅直入,直奔長安而去了。
只是率軍深入關中乃是一招險棋,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境地,到時候恐怕就是兇多吉少了。
李靖因為擔憂秦昇的安危,本想自已率一路精騎殺去關中,將李唐腹地攪個天翻地覆,雞犬不寧,逼得他們不得不從河東撤軍回援。
秦昇知道李靖是一番好意,卻還是笑了笑道:
“藥師,我知道論行軍打仗我不如你,可我之前出走長安走得匆忙,跟李家之間還有很多賬沒有清算完。
所以這一次我說什么都要率軍去一趟長安,好好跟李淵還有李家好好清算一番,你就不要跟我爭了。”
“大將軍過謙了,不過既然如此,那末將就不跟大將軍爭了,愿大將軍旗開得勝,讓李淵和李家人腸子都徹底悔青去。”
眼見秦昇這么說,李靖也不再多說什么,語氣卻突然變得戲謔。
因為以他對秦昇的了解,知道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意氣用事之人,因此并不擔心秦昇會因為被過去的仇恨蒙蔽雙眼,從而影響到他的判斷和決策。
見李靖難得跟自已開一次玩笑,秦昇也忍不住哈哈一笑:
“哈哈哈,聽藥師這么說,我倒是有些期待當李淵和李家人見到我時,會是一副什么嘴臉了。”
說罷,兩人相視一眼,又是忍不住一陣哈哈大笑。
次日,秦昇和李靖就在九原城外分道揚鑣,李靖率一萬幽州鐵騎往朔方郡的方向而去,秦昇則率五千背嵬軍和五千怯薛軍直取涇州。
……
涇州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前漢元鼎三年,漢武帝劉徹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治所在高平縣。
在之后前漢到北朝的幾百年時間里,安定郡先后歸屬涼州、雍州、秦州和涇州。
一直到了隋開皇年間,朝廷廢郡置州,安定郡因為郡內有涇水流經,正式改名為涇州。
可到了大業年間,楊廣又廢州置郡,將涇州再次改回安定郡。
但李淵即位稱帝之后,又再一次將安定郡改為涇州,治所安定縣,由他的堂弟長平郡王李叔良鎮守。
雖說如今大隋和大唐在河東打得不可開交,可因為涇州地處大唐腹地,河東的戰火根本波及不到這里,因而依舊是一派歌舞升平、安居樂業的景象。
因此,當李叔良聽說涇州北面出現一支來路不明的騎兵之時,他整個人是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