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蘭吞了吞唾液,小聲地開口道。
“甄儼豪擲千金捐贈了仁德書院許多東西,只為請我參加茶會,我考慮到如此或能減輕維持仁德書院的財政壓力,所以便是答應了下來。”
“但是……但是我絕對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主公和先生的事情,這么說……先生會相信嗎?”
李基灑然一笑,道。
“為何不信?適才那甄儼不是言汝可是我的貼身書童,這個身份豈是千金可換?明正自然不會如此愚蠢貪圖些許金銀。”
夏侯蘭聞言,這才隨之放松了下來,心中又不禁頗為感動于李基的信任。
對于夏侯蘭而言,他原本不過是常山國一偏遠山村的農娃,短短一年之間能有如此地位,夏侯蘭自是明白因何而來。
在仁德書院附近行走,無論是誰都會對自己禮遇三分,夏侯蘭更是明白那是看在李基的面子上。
而李基則是接著開口道。
“不過令吾為之欣慰的,便是明正可在一眾吹捧聲之中面不改色且無自得飄然,已有幾分沉穩也。”
此言一出,令夏侯蘭的小臉當即一紅,明白剛剛那些士子吹捧自己的話語恐怕是被李基給完完全全地聽到了。
這讓夏侯蘭只覺得腦袋一陣嗡嗡作響,一種社死感油然而生。
足足好一會過后,夏侯蘭方才滿臉尷尬地答道。“蘭與先生的差距有如天塹,如何敢心生些許自得?”
作為最早接觸“四渡紅水”沙以及這段時間以來作為主持“四渡紅水”之人,夏侯蘭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明白自己與李基的差距可謂是遙不可及。
這段時間以來,夏侯蘭從不同的士子身上見識到了無數種解法。
盡管讓夏侯蘭都感覺受益良多,眼界大開,但是便是連達到郭圖那種戰果的都寥寥無幾,更別說是觸及李基那種完全破解了“四渡紅水”的境界。
差距……太大了。
初了解之時,夏侯蘭只覺得李基之才無人能及,但當夏侯蘭不斷深入研究后,頓有種蜉蝣鉆出水面初見無垠夜空之感。
在這種情況下,夏侯蘭縱使聽到再多的吹捧,又如何能夠萌生些許驕傲自得之心?
“很好。”
李基贊嘆了夏侯蘭一句,然后開口道。“接下來你便繼續主持‘四渡紅水’兩年,待及冠后,也便可獨當一面了。”
“是,先生。”
夏侯蘭應了一句,然后又忍不住輕聲道。“先生,我能否再繼續呆在先生身邊學習?”
“有心了。”
李基笑了笑,卻是沒有答應下來。
對于李基而言,書童易找,但是劉備麾下依然欠缺將領,讓夏侯蘭一直充當書童無疑是浪費了。(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