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何還要趕去薊縣?當年那個劉焉不愿出兵抗賊,俺看這個劉虞也定然是個無膽之徒,只知困守城池,言語是怎么都激不動他的。”
當然,這更多還是李基的騎術比不上張飛等人,否則倒是還能節省不少時間。
“此二者不能如此相提并論……”
而處于烏桓叛亂的敏感時期,李基一行來歷不明的百余騎出現,幾乎瞬間就刺激到了薊縣。
“翼德,此去薊縣,你時刻跟在我身邊少言慎行,且看著眼色行事就是了,未得我的允許,絕不可沖動行事。”李基提醒道。
“放心好了。”
相比之下,劉虞如今作為幽州牧,所知的信息必然更多。
不過在李基表明身份,并且將隨身所帶的印信交予對方后,耐心地等待了一陣后。
緊閉的城門打開,一穿著文士袍的青年主動在城門相迎李基,道。
“吾乃從事齊周,來者可是名滿天下的隴西李子坤。”
李基連忙下馬拱手回禮,道。“正是,見過齊從事。”
而齊周細細地打量了李基一陣,又觀察了一遍跟在李基左右的騎兵,確認了其中并無烏桓人,這才徹底放心了下來,然后將印信歸還于李基。
“子坤先生,近來幽州有兵禍,以至于小心了些許,失禮之處還請見諒。”齊周帶著一絲歉意地說著,誠摯之態讓人難以升起絲毫不滿。
“無礙,這正可佐證于劉使君治軍嚴明,乃幽州百姓之福也。”李基笑著答道。
齊周聞言,對于李基的感官不禁再好上三分,知其乃是知禮之徒,然后拱手道。“使君知聞子坤先生到來,已特意在府衙之內擺宴,還請子坤先生賞臉。”
本意便是來見劉虞的李基,對此自然不會拒絕。
只是顯然齊周對于李基這一行彪悍精壯的騎兵略有些忌憚,因此只允許李基帶十余個隨從入城,其余騎兵則可前往城外兵營暫住。
而等李基帶著張飛與燕云十八騎入城抵達府衙,看到那個身穿官服,衣著姿態俱顯一絲不茍地站在府衙門口的老人時,不禁大為詫異。
劉虞,居然親至府衙門口相迎。
無論是地位,還是名聲,劉虞可都是如今漢室宗親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未任幽州牧之前,九卿宗正一職正是由劉虞所擔任,可見劉虞在漢室宗親之中的名聲地位之高。
與之相對的,李基不過是個小小的郡丞罷了。
李基見狀,連忙下馬朝著劉虞行禮道。“隴西李基,拜見劉使君。”
劉虞也不見外,一把挽著李基的手腕,將李基給攙扶了起來,道。
“老夫此前在朝中可就時而自盧子干口中聽聞子坤先生之名,今日得見,心中甚慰。”
旋即,劉虞親自引李基入到府衙之中,且所設之宴乃是私宴,在席之人除了劉虞與李基之外,也便僅有二三心腹在一旁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