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謙遜客套過后,劉虞方才開口道。“不過,子坤先生不是合該在吳郡輔助玄德乎?為何會出現在幽州?”
“基乃是奉主公之令,搭乘海船率軍前往瀛洲,探查那瀛洲倭國諸事,途徑幽州,特奉主公之命代為拜訪使君大人。”
說罷,李基向張飛遞了個眼色,張飛連忙讓燕云十八騎將提前準備好的禮物送了上來。
禮物并不是什么貴重之物,大多都是些吳郡特產,以免在貪官污吏橫行之際,還讓劉備惹上賄賂之嫌。
因此,在聽著李基逐一介紹禮物,其中并無金銀錢財后,劉虞看向李基的臉色更為柔和了幾分,知曉這算是同宗同族子侄輩贈予長輩的禮物。
劉虞讓人將這些禮物逐一收下來后,忍不住贊譽了起來,道。“甚好,甚好,玄德倒是有心了。”
“此前,老夫在朝中并時時耳聞玄德多行仁德之事,心懷百姓,亦在子坤先生輔助下短短幾年間便掃清吳郡匪患,開墾良田無數,又與平定了山越之患,可見是實干仁德之人。”
劉虞笑容滿面地贊道。“只可惜如今玄德年歲尙小,否則老夫定當大力向陛下薦才,讓玄德多多挑些擔子才是。”
“主公若知能得劉使君如此贊譽,定會萬分喜悅,越加砥礪治政。”李基應道。
“好好好……”
頓了頓,劉虞不忘細細問詢吳郡治政諸事,李基自也是挑了些不如何敏感之事一一回答。
尤其是對于仁德書院,劉虞亦是萬分好奇,多有詢問其中細節,且贊譽不斷,認為只要給仁德書院足夠的時間或可培養出大量英才為朝廷效力。
對此,李基自然是無比的贊同,且也是如此對仁德書院懷抱期待的。
一時間,雙方可謂是賓主皆歡,反倒是看著一旁的張飛滿心疑惑,總覺得雙方似乎都沒有談正事的意思,并且都是在一味地拉近著與對方的距離。
直至酒過三巡,宴席將終,李基起身準備告辭之時,劉虞還在挽留道。
“子坤先生不妨在城中多住幾日,如何?老夫這便令人為子坤先生收拾出一座府邸來,也無須住在驛館之中。”
“基在此謝過劉使君好意了,只是承蒙主公信任,由基率領著三萬兵馬前往瀛洲,如今那些兵馬都暫時駐扎在海邊一臨時港口之中,實在是基不敢久離……”
頓了頓,李基的臉上才透露出一絲為難地說道。“此外,便是基尙有個不情之請。”
臉上浮現著幾分糾結猶豫的劉虞,隨意地答道。“子坤先生但說無妨。”
李基嘆息了一聲后,慚愧地說道。
“那便是瀛洲狀況未明,再兼之一路自海上行軍時,多逢暴雨,船艙漏水打濕了大量輜重,以至于如今糧食略有些不足,還望劉使君可支援些許糧食,他日主公必會如數歸還。”
這話聽得張飛的環狀大眼連眨,完全不記得來時在海上遭遇過什么暴雨大風,明明基本都是一路風和日麗的,并且港口那邊不是堆放了大量輜重糧食嗎?
聽到李基的請求,劉虞反倒像是松了一口氣似的,道。
“小事矣!俱是為朝廷效力,何須以借言之?不如老夫劃出一處地方,用以子坤先生的囤糧之處,且也可做練兵之用。”
“如此甚好,基在此代主公謝過劉使君了。”李基一臉欣喜地行禮道。
而劉虞將李基給扶了起來后,低聲道。“無妨,只是老夫亦有一事相托,可否請子坤先生隨我到一僻靜之處相商。”(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