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聽到朱元璋的問話,朗聲道:“回父皇!兒臣以為,科舉考試只考四書五經,是在禍國害民,必須改革!”
朱元璋聽到這話。
整個人都懵了。
雖然你現在熱衷于研究內政了,咱很欣慰,你終于沿著正確方向走了。
但是現在,有點過了吧?
剛接觸上科舉,就要鬧著改革了?
這讓人情何以堪?
難道這滿朝讀書人,還不如你一個十六歲的毛頭小子懂嗎?
朱元璋皺眉道:“檀兒!你一個毛頭小子才讀了幾本書?不得妄言!這件事咱不與你分辨!”
朱檀聽到朱元璋的話,皺眉道:“父皇!科舉考試關乎江山社稷!不能就這么草草聽這些讀書人的!”
事實上。
朱檀如今站出來吵著改革科舉這件事,也是迫不得已。
科學考試自從洪武四年停止以來,到了現在已經過去十四年了。
洪武17年重新開啟科舉考試之后,可以說科舉考試,到現在算是一個全新事物。
如果要在這個時候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切都還來得及。
否則,等到現在的科舉考試形成定勢之后。
接下來,全國的教育資源和百姓的關注點全部都會集中到四書五經上。
從兒童開蒙到中年文士,皆是如此!
到時候再改革考試科目、增添考試項目,大家重新投入的成本就會很高!
屆時,改革的阻力也會更大!
畢竟,科舉考試涉及教育、做官,這是整個中國古代上層社會的核心利益之一。
在一開始如果不將制度設計好的話,后續的改革成本會非常的高。
最簡單來說,后世的官員都是科舉考試出身,全部都是學習四書五經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肯定會堅定的維護四書五經在科舉考試當中的地位。
到時候,自己總不能學老朱將這滿朝文官都砍了吧
朱檀覺得,自己先后做下這么多大事,在老朱心目當中的地位應該足夠高。
起碼對這一次科舉考試,自己說一些話,即便言辭過激,應該也不至于被處罰。
此時。
朱元璋已經干脆懶得理朱檀了。
“宋大人!魯王今日所言,純屬小兒之見!莫要理他!”
宋訥等人臉色雖然難堪,但是身為臣子,他們還是要謹守臣禮的。
并沒有真的跟朱檀爭辯。
他們只是心里驚訝于陛下對朱檀的容忍。
平日里,便是太子也不敢一直和陛下頂撞。
最多提兩句意見便不說話了。
現在朱檀可是一直都在跟陛下爭辯!
然而。
陛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干脆讓大家不理朱檀!
朱標走到朱檀身邊,小聲道:“十弟!有什么事情,事后跟父皇說!你現在這樣,他們怎么處理正事?先跟本宮到后面聽著!”
說著。
朱標有些艱難道:“本宮.這些年都是這么聽過來的!”
朱檀同情地看了朱標一眼。
后世都說朱標得寵。
但在朱檀眼里,朱標也挺可憐的。
胸有韜略,卻沒有任何實權。
寬厚仁慈,卻要做老朱的刀。
明明三四十歲已經是人生最成熟最巔峰的狀態,卻還要每日里聽著老朱言傳身教。
直到身死,也沒做過什么主!
這其中的身心煎熬,朱檀光是想一想就覺得心累。
反倒是永樂大帝的太子朱高熾,一輩子不顯山不露水,卻真正掌握了實權。
全國的軍事、財政、人事權力全都握在手里。
甚至朱棣廢黜的人,朱高熾也敢召回來重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