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大哥到畫上的人物順眼許多,立刻笑著說:“對,對對,還是你們厲害。有這種本事,以后就不用當工人了。”
額~姜哲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曾經工人老大哥,如今已經……
“你們畢了業,能賣畫嗎?你們的老師,現在一幅畫能賣多少錢?”這位工人大哥性格很直率,直接問出有些尷尬的問題。
聽到這個問題的好多學生,紛紛轉開眼神。
付敏在旁邊,笑著回應:“我們老師賣畫的價格高,不過,我們賣的畫,賣不了多少錢,幾百塊。”
“那也不少,我們一個月還不到1000塊錢呢。”這位工人大哥說話實在,問了尷尬的地方,學生們倒也理解,沒有人會因為這句話往心里去。
工人大哥和學生們聊了一會,有問道:“你們畢業,還能分配工作嗎?”
“不能,我們都要自己找工作。”姜哲回應。
“還是,得努力。”工人大哥的表情有些復雜:“畫畫也好,像那些大畫家,一幅畫賣好多錢,與直接畫支票差不多。”
看到他開始和學生們聊了起來,他的幾位工友紛紛調侃:“小袁,你又不懂,別亂說。”
工人大哥絲毫反唇相譏。
有了他帶頭,其他工人也開始過來看學生作畫。
這倒方便,姜州更近距離的觀察,了解這些工作的艱苦。
工人們休息了一會兒,工長就過來催促換班。
姜哲趁著這個時間,迅速準備好油畫工具。
很多學生看到姜哲開始畫油畫,也開始準備材料。不知不覺姜哲的言行,已經開始影響其他同學。
也有學生因為被圍觀,還有些放不開。
姜哲已經習慣在被人圍觀情況下作畫,之前獲得的寫生技能專精,也讓他快速的進入狀態。
今天外出,他準備了一個40x60cm的畫框,因為尺寸有限,所以并不能太多細節。
不過,他準備材料的時候,已經在頭腦中構思好,如何用一個瞬間,表達自己所看到的內容。
姜哲用炭筆畫完底稿,就開始用直接畫法,描繪幾個工人在工作間隙里,休息的場景。
這種場景或許沒有工作過程中那種震撼,但是通過這些工人的一舉一動以及疲憊的神態,可以反映出這種工作的艱苦。
此外,工人們休息環境的艱苦簡陋,周邊的工具器皿,以及電焊引起的光線變化,又能夠很好的點出其工作內容。
繪畫的尺寸小,整體性要求更強。
姜哲抓住工作場景的一瞬間,用大筆觸和厚重的色彩,把畫面定格。
他打算在畫中營造樸素的工人形象,所以,力求人物形象豐滿壯實,并且每個形象都要有獨特的美。
同時,還要營造整體厚重的氛圍,例如露天工地以及各種金屬器皿。
姜哲在描繪形象時,是帶著同情心,所以,畫面散發出來的氣息,不知不覺的暗合人文關懷。
這幅畫的內容,對他來說,是新課題,畫面的結構,色彩,造型等手法,不可能延續經典的規矩,很多筆法,是有感而發,所有的繪畫語言都要服從主題。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
姜哲的寫生作品,接近完成。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