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用一支大號的松鼠毛水彩筆,飽蘸顏料,果斷的開始在紙上渲染。隨著畫筆移動,顏料逐漸在畫上擴散,群青色與生褐色接觸,在各自的邊緣形成混合效果。
他運筆如飛,偶爾會停頓片刻,對比素描稿與眼前的水彩稿,覺得滿意就繼續畫。
畫架周圍,擺著四張刻畫詳細的素描稿。
這些都是為定制稿創作的。
姜哲從大量的草稿中,挑選出四張比較滿意的稿子,進行深入刻畫。這四張作品的構圖和場景敘事安排完全不同,每一張都有優點,也都有一定的不足。
他準備把四張稿子,分別畫成水彩稿,在解決色采關系的同時,試著彌補不足之處,甚至發現更多的亮點。
盡管最近他一直在學習倫勃朗的繪畫,甚至有些癡迷于戲劇性的美感和特殊肌理效果。但是在創作時,并沒有完全依賴過去的經驗,還會努力擺脫各種束縛。
畢竟,從倫勃朗的時代到今天,繪畫經過很多的發展,特別是經過了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現代主義繪畫的洗禮,人們對繪畫的認識,有了很大改變。
姜哲想在這次的訂制作品中,體現自己的認知,而不是復制大師繪畫。
所以,他在刻畫人物的時候,使用了古典主義繪畫的造型美學,在渲染場景和光影時,使用當代人對色彩的認知。
盡管有幾個場景是在室內,但他依舊引用了外光的效果,力求讓色彩豐富造型的同時,變得明快艷麗。
這種嘗試,在他之前的創作中就已經開始,在新的課題中又遇到新的挑戰。
每當遇到困難,姜哲就會去觀摩大師作品,包括不同風格的作品,也會請模特來畫室,擺出創作中的場景,尋找一定的靈感。
幾種方式輪番使用,讓創作進展很快……
汪真下了飛機,先到畫廊處理一些事情,然后,馬不停蹄的趕到姜哲的別墅。
車輛剛停下,她就看到姜哲已經在別墅門口迎接。
姜哲引著汪真走進別墅庭院。“你下了飛機,不休息就跑來我這里。”
汪真回應:“我可沒有那么多的休息時間。你接了米勒的訂單,這可是大事兒,我必須看一眼才放心。”
她邊走看姜哲的臉,問道:“有段時間沒見,你好像變白了。”
姜哲說道:“最近沒有去室外的寫生。要么去學校,早出晚歸,或者全天待在畫室里。”
“你畫的怎么樣了?”
姜哲說道:“已經畫好了素描稿和水彩稿。你來的正好,幫我看看有什么問題。
“咱們直接去畫室吧。”
兩人很熟悉,姜哲也不用多客氣。
來到畫室,他拿出已經準備好的茶點水果。
汪真說一聲謝謝,顧得看畫。
她已經知道姜哲的作畫習慣,打眼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姜哲最近的作品。
先看到畫架周圍擺的幾張素描稿和水彩稿。很明顯,一張水彩畫對應一幅素描稿。
除此之外,她還看到墻上掛著的幾幅作品,都是臨摹倫勃朗的畫。這些范本都是知名作品,姜哲臨摹的極為相似,一眼就能認出來。
汪真邊看邊說:“你在電話里說,最近在學習倫勃朗的繪畫。他的團體肖像畫中有精品,但是也有讓他身敗名裂的,比如夜巡。這張畫讓畫商后來都不愿意買他的畫兒,你可千萬別出現這種問題。”
姜哲指著幾幅稿子,說道:“我明白。你先看完,然后再商量。”
汪真走到一個合適的距離,開始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