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的第三件寶貝,就是貝尼尼為教皇寶座,制作的巨大華麗的椅套。
姜哲觀看這件藝術品,首先感慨,貝尼尼為一把椅子,居然能只要巨大的金屬外套。
這件作品極具戲劇性,黃金裝飾的背景雕塑,裝飾有許多天使的形象以及象征圣靈的鴿子。
青銅澆筑的椅套,由四位神職人員抬著。
他感慨貝尼尼創造力的同時,也有些懷疑,坐在這樣的椅子里真的會舒服嗎?
回想看過的這三件寶物。從藝術的角度進行評判,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無疑最好。貝尼尼的青銅華蓋其次,椅子套的效果最華麗,但是藝術性最差。
教堂內部除了三寶之外,還有很多可以觀看的藝術品。
姜哲在觀看的同時,也讓系統儲存相關的信息。
看完教堂內部空間,按照行進路線,兩個人通過一處大門,沿著樓梯登穹頂。
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穹頂,如果不上去看一看,用弗蘭西斯卡的話來說,就是白來了。
樓梯狹窄,走路時不得不小心翼翼。
隨著在樓梯中行走時間延長會,感覺憋悶,越來越累。
幸好,姜哲有系統的健康屬性加成,才能堅持。一起爬樓梯的弗蘭西斯卡,在姜哲的幫助下順利到達。
走出樓梯空間,眼前視覺豁然開朗。
姜哲看到,自己已經站在貼近穹頂的高處,俯視剛才看過的教堂空間。
能站立的空間很窄,就是一條貼著穹頂的過道,盡管這里有護欄,還是會讓人有腳底發軟的感覺。
姜哲轉身,近距離看著穹頂的裝飾畫。
穹頂布滿用硬石石塊兒鑲嵌的作品。
看著這些作品,他回憶起曾經看過的資料,以及在列賓美術學院看到的類似技法的作品。聽說,在這種硬石鑲嵌工藝,還有很多工坊和藝術學院保留下來。
有時間要去看一看。
兩人在內部逛完,沿著路線繼續往上爬。
這段路的墻壁,開始變得傾斜,說明結體已經處于穹頂的內部,他們是在夾縫中往上攀爬。
兩人爬上屋頂平臺,來到這里,可以眺望四周,看到西斯廷和梵蒂岡博物館,還以看到整個廣場。
“姜哲,從這里看過去。”弗蘭西斯卡提示。
姜哲看向廣場,片刻之后,說道:“廣場的對稱布局,像兩條擁抱的手臂。”
弗蘭西斯卡說道:“還記得圣彼得的兩把鑰匙嗎?布局也像個鑰匙孔。”
姜哲再次贊嘆建筑師的巧妙構想。
兩人拍照留念的時候,姜哲終于等到了系統的提示音。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