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提著行李,和弗蘭西斯卡走進裝飾考究的火車車箱,尋找座位。
參觀完圣彼得大教堂,他沒有繼續在羅馬游玩,直接乘火車趕往佛羅倫薩。
找到座位,發現火車乘客不滿座,兩人可以占用四個座位,非常寬松。
姜哲買了咖啡和茶點,和弗蘭西斯卡一起品嘗,來打發時間,等待火車啟動。
感覺火車緩緩啟動,姜哲停止交談,看向窗外。
從羅馬到佛羅倫薩,車程不到兩小時。火車速度不快,非常適合觀看景色。
窗外的景色變換,出現鄉野風光。
姜哲覺得這些景色可以入畫,便從行李箱中拿出了方便寫生的畫具。
弗蘭西斯卡看到姜哲的動作,就問道:“我可以在你旁邊觀看嗎?”
姜哲說道:“我不介意。但是如果距離太近,有可能會被顏料濺到身上。”
“沒關系。”弗蘭西斯卡在兩人前面的小餐桌上騰出部分空間,給姜哲擺放畫具。
然后,坐到姜哲旁邊,既能夠看到作畫過程,也拉開一定距離,不用擔心被顏料甩到身上。
她看到姜哲打開的水彩本和速寫本上,已經一些作品。這些本子明明昨天買的。
“你什么時候畫的?”
姜哲一邊準備材料,一邊說道:“昨天晚上,回到房間后畫了一些。”
“我可以看嗎?”
“可以。”姜哲把畫好的一摞水彩和速寫,都拿給弗蘭西斯卡,就自顧自的開始作畫。
弗蘭西斯卡把一摞作品拿在手中,立刻估算出,手里至少有十幾幅作品,有簡約的素描稿,也有水彩稿。
從第一張稿子稿子開始欣賞。
這是他們在排隊時看到的場景。
第二幅描繪的梵蒂岡博物館陳列雕塑的展館一角。
一副幅的稿子,大都是描繪參觀過程中的一些瞬間。其中,有的稿子非常細致,有的稿子看起來潦草,但仔細分辨,就會發現,每一幅稿子,都展現了參觀者的視角,稿子中的寥寥幾筆,就能把一些經典作品描繪更是十分傳神。
看到姜哲已經開始作畫,她不愿意打擾,只能把心中的疑問壓下。
記得昨天姜哲拍了不少照片,但是稿子上的很多內容,是沒有拍照的,更像是姜哲記在腦海中,回去之后進行再現。
他是怎么記住這么多東西的?還能用簡練的筆畫,展示豐富內容。
讓人看到畫,就勾起回憶中一些片段。
弗蘭西斯卡帶著疑問,第二遍觀看稿子,有了新發現,越看越覺得有趣味。
最終從畫中挑出了兩幅速寫稿和一幅描繪細致的水彩稿。
姜哲畫了一張窗外的風景,又畫了一張車廂內部場景的水彩稿,放下畫筆,略作休息。他看向弗蘭西斯卡,說道:“從你的專業角度,幫我找一找草稿的問題。”
弗蘭西斯卡答道:“這些稿子非常棒,我挑不出什么問題。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記住這么多東西的。
這幅,還有這幅,我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