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教授說道:“我記得,我們以前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怕被遺忘。”
喬治說道:“我也怕被人遺忘,盡管你我都寫了很多東西,但這些東西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被人忘記。”
克里點頭:“無可奈何。那樣,似乎也沒什么。”
喬治笑了,“我們都看過,在藝術史中,出現的一些恒星式的人物。他們的事情會被人們代代傳頌。他們的光芒很難被時間淹沒。甚至他們身邊的人,也會因為沾染到這些光芒,而被人們記住。”
克里狐疑的看著喬治。“這樣的人,很少見,而且我不認為姜哲會是這樣的人物。”
喬治說道:“也許在未來,你我會因為姜哲而被人記住。”
“我覺得,你可能看錯了。”克里堅持自己的看法。
“拭目以待。”喬治拿起一塊小黃油餅干,放在嘴里嚼的咯嘣咯嘣響。
……
姜哲處理好在紐約的事情,沒有耽擱時間,踏上了回國的航班。
飛行平穩之后,姜哲開始翻閱著一本巴掌大的英文書。這是一本記錄米國藝術史的著作。圖片不多,更多的是文字論述。
他在與克里、喬治的聊天過程中,聽他們說起這本書。
在乘坐飛機前,他買了幾本書。
與兩位教授的談話,讓他對一些知識,有了興趣。
這些米國的藝術流派,并不在他之前的學習計劃里。偶然聽到了相關的信息,就抓緊時間,充實一下自己的知識儲備。
一路無話,順利回到首都。
在首都機場,他和汪真見了一面。
汪真聽過姜哲對此行的描述,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看來,哥大的兩位教授都很看好你。如果你的申請通過,我建議你去哥大讀書。”
“理由是什么?”姜哲問道。
“我之前對你說過,那里有當今最大市場。你可以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人脈,慢慢培養自己的觀眾。這對你的未來發展,更重要。”汪真的意思很明確。
姜哲明白,汪真是從市場的角度去考慮,不算錯。
他表示會慎重的考慮。
回到濱海,姜哲向父母匯報此行經歷。
姜毅夫婦也建議他去米國讀書。
“理由,這還要什么理由?”徐麗說道:“咱們知道的那些想出國的人,首先考慮去米國。”
“米國是當今第一強國。集中了大量的人才。去那里學習,應該不會差。”姜益說道:“歐洲的藝術雖然很強,但是畢竟是過去的事情。”
父母兩人給出的建議,有各自的道理。
姜哲無法解釋,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更不可能向他們說明,那些去米國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好結果。
隨著時間流逝,當去米國這個概念的濾鏡和光環褪去,很多人才會知道,有人去了米國,混的也很凄慘。
回到濱海的當天,姜哲沒有急著去學校報道。
他打算呆在別墅,哪里也不去,給自己放一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