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方交戰的過程當中,還有源源不斷的情報送到了李象的手里,原來此次作戰的時候,拜占庭帝國的人根本就沒有準備好,包括他們的后勤糧草在內,大部分都是臨時拼湊而來的。
如果要是一場規模的戰斗,那么你想怎么樣都是可以的,但是面對大唐帝國這樣的國家,你還想著拼湊一批資源來打仗,真不知道你們的腦子里想的是什么,只能你們這些人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又或者根本沒有想著如何勝利。一開始的時候就不如人家在這些準備工作上還不上心,那如何能獲得勝利呢?
其實這么有點冤枉拜占庭帝國的人了,他們并不是不在這些事情上下功夫,而是國內已經不允許他們大規模的進行戰爭準備了,糧草都是需要花錢的,可是看看拜占庭帝國的國庫三年前就已經是出現了負數,現在除非天上下一場銀子雨。要不然的話根本不可能會給他們填滿國庫,更不要置辦各類武器裝備了。
拜占庭帝國的朝廷也。明白在這個時刻是不能夠進行大規模的戰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根本堅持不住。士兵們只有為期兩個星期的口糧,兩個星期之后如果要是沒有新的糧食的話,恐怕他們就得在戰場上自己找東西吃了。這又不是絕境求生,士兵們最主要的職責是打仗,你又給他找了一個找東西吃的工作,他能忙得過來嗎?
如果面對的是一些國家,又或者是一場規模的戰斗,那么這些士兵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靠著拜占庭帝國的強大體量,大不了我們輪番進行作戰就是了,這些國家早晚會被我們給耗干凈,可我們此次面對的不是這樣的國家,我們所面對的是大唐帝國,是整個拜占庭帝國最強大的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想著能占點便宜,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對于拜占庭帝國來,當他們派出這樣的規模軍隊去作戰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戰場上該準備什么,當你沒有準備這些東西的時候,那就不應該開始這場戰爭不管是屈辱的求和。還是大踏步的撤退,對于拜占庭帝國來都好過現在這場決戰。
但是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不愿意丟失國土更不愿意繼續撤退了,在他看來已經丟掉了將近一半的國土。如果要是繼續這樣的話,跟隨他的人也會越來越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做出了一個過激的決定,那就是不管最后勝負如何,都要把現有的軍事力量全部壓上去,一點后路也不給自己留,如果要是能獲得勝利的話,那他就是拜占庭帝國的中興之主。
當然這四個字兒聽著比較好,可是獲得勝利的幾率并不是那么大,如果要是獲得不了勝利了,你連當一個地方官的機會都沒有了。從一國皇帝變成階下囚,這上上下下的變化可不是鬧著玩的,如果要是受不了的話,這足以讓一個人變成瘋子。
可惜拜占庭帝國的皇帝聽不進去他不管周圍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也不管自己的準備怎么樣,反正他現在就鐵了心一個想法,那就是集中所有的力量,即便是戰勝不了大唐帝國,那就讓自己抓緊時間毀滅,千萬不要在中間呆著了。這一段時間他到底是怎么過來的,他自己的心里太有數了。
白了也就是承壓能力太弱,根本不想繼續這樣過下去了,與其天天這樣茍延殘喘,還不如來個痛快。如果要是運氣好的話,大唐帝國還能夠撤出一部分土地,那么不管我們怎么樣都可以宣布取得了一個階段的勝利。雖然老百姓不相信,但我們拿回的土地可是真的。
當然這種情況只是最好的結果從目前戰場上的情況來看,拜占庭帝國的軍隊跟大唐軍隊只要稍微一接觸,立刻就會變得沒有任何進攻力量,而且后退的時候還全無秩序,是潰退,一點都不為過。拜占庭帝國也采取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可問題是就是安撫不住士兵們驚慌的心。
兩軍在戰場上相遇的時候,拜占庭帝國那邊蔓延的是恐懼。軍隊內部有一大批以前跑回去的人,當大唐軍隊把各種各樣的玩意兒拉出來的時候,他們立刻就會告訴身邊的人,這東西的威力有多大。周圍的人聽了這個話之后,還有心情繼續戰斗下去嗎?
當初就有一位將軍給拜占庭帝國的皇帝過,最好不要讓以前上過戰場的人重新加入軍隊,因為那些家伙所的一些話,會給我們的軍隊帶來恐懼,但是拜占庭帝國的皇帝聽不進去,他認為那些老兵的戰斗技能是極為成熟的,在戰場上可以帶動這些新兵一塊抵抗。如果要是把這些老兵全部抽出去,那么新兵的戰斗力下降的太快。
老兵的確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戰略資源,可問題是這一部分老兵都能聽你的嗎?都能夠按照你的去做嗎?雖然你告訴過他們了不得傳播以前戰場上的事情,有任何違反者當場砍頭,但是私底下人家幾個人話。你能夠知道人家的是什么嗎?
拜占庭帝國的皇帝看到戰場上的潰退。之后他的內心也開始后悔了,想起了那位被他貶官的。將軍應該聽那位將軍的話,不把這些戰場上跑回去的老兵帶上來,可惜這年頭沒有賣后悔藥的,你既然看中了老兵的戰斗力,那也得知道這些老兵能夠給新兵帶了一些壞習慣,總之所有的事情沒有全部都好的。
戰爭在綿延八百里的戰線上進行,每時每刻都有不少的城市被卷入戰斗。按照拜占庭帝國皇帝所想的,即便是那些城市都守不住了,在最后敗退的關頭,那應該給大唐軍隊帶來一定的損傷才行。但是戰斗已經進行了半個月了,絲毫沒看見大唐軍隊有任何遲緩,這是怎么回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