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有制度,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胡作非為,這是多數官員心里都認可的準則。
果然,只見秦延文抬頭道:“皇上,孫學真三人為官歷來清廉,任事兢兢業業,皇上切莫信了奸人挑唆!”
這個奸人指代的是誰,下面聽旨的官員們心中都有數,現在就看皇帝是什么意思了。
而在秦延文話音落下,立馬就有十幾名官員跟著一同求情,想要阻止皇帝的這道亂命。
要是真把孫學真三人拿了下去,秦黨所占的優勢立刻蕩然無存。
皇帝歷來愛玩平衡,這是看著他們勢力太大,要將他們削弱一番后,與黃玉成之間達成平衡。
對此秦延文這個做閣老的自然要反對,否則下面人只會對他心寒。
既然有他們反對,下面立馬就有人表示支持皇帝的旨意,并指責反對的官員是對皇帝大不敬。
而站在玉階上的陳嘯庭,也被皇帝這般大手筆給震驚了,同時他也為此感到擔憂。
此番已算得上皇帝親自下場,這說明局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糟糕,黨爭已處于失控邊緣。
這時,陳嘯庭微微轉過頭去,對一旁侍立的牛景云吩咐道:“去讓下面的人注意戒備,以免官員們沖撞了皇上!”
“卑職這就過去!”牛景云應答后就直接去了。
他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知道在今天這種情況下,官員們犯倔的可能性很大。
下面的官員吵作一團,陳嘯庭代表錦衣衛維護秩序,此刻高呼道:“肅靜!”
他這一聲喊出,玉階上下的幾十名大漢將軍也跟著大喝,頓時鎮住了全場官員。
待現場安靜下來后,朱瑜雋才開口道:“都吵什么?你們厲害啊,打破了錦衣衛指揮使的頭,打斷了東廠提督的腿……現在是不是要把這玉虛宮也拆了?”
皇帝這般指責,讓官員們皆跪伏在地,他們自然沒膽量拆玉虛宮。
“繼續念……”
皇帝沒有繼續深究,讓官員們心里稍稍松了口氣,他們卻沒想到圣旨還沒念完。
“刑部主事王金云、大理寺主簿陳周全、欽天監靈臺郎吳曉陽……”
太監的嗓音沒停一直念著,陳嘯庭大致數了一遍,這次差不多點到了七八十號人。
因為有第一手資料,陳嘯庭知道這些被點到的人,都是之前參與毆打黃庭和王若林的主力。
這些人皆是朝廷的中級官吏,基本都出自秦黨一系,乃是秦黨得以立身的根基。
難道說皇帝要將他們都革職?這樣的話就不是削弱秦黨了,而是要將其連根拔起。
雖然心中有這種擔憂,但陳嘯庭也知道這絕無可能,因為政治就沒這種玩兒法。
皇帝的目的始終是制衡,如果將秦黨連根拔起了,那么誰又來制衡黃黨呢?
“諸臣忤逆,毫無人臣之禮……然其雖犯大過,猶有救余!”
這話,才是真正要重拿輕放的意思……眾臣心中皆如此揣度。
果然,便聽太監念道:“諸臣皆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罰俸一年,這算是個不重不輕的處罰,至少并未傷到秦黨根基。
現在的關鍵在于,秦黨一系是否接受這個結果,畢竟圣旨到這里只打壓了秦黨。
就在秦延文等著,圣旨接下來會對黃黨打一棒時,卻見傳旨太監把圣旨收了起來。
“退朝!”
皇帝輕飄飄講出來的這句話,陳嘯庭立刻代為轉述,隨后下面的大漢將軍們也都同時喊出這二字。
就這樣退朝了?這算什么事?
黃玉成跪在原地帶著麾下官員山呼萬歲,而秦延文則跪在原地未動。
他的這幅態度鼓動了一些人,方才圣旨中被點到的一些官員,立刻動身要往御階上爬去。
“皇上,微臣冤枉,愿皇上開恩!”
皇帝在姜合的攙扶下,正在往輦轎上去,絲毫沒有理會這些官員的意思。
“把他們攔住,全都攔住!”陳嘯庭連連大呼。
好在校尉們早有準備,將上前請愿的官員全都擋住,讓這些人只能看著皇帝消失在宮門內。
一場大朝會,來得慢去得快,前后加起來竟不到十分鐘。
但這次大朝會,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勁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