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笙客套兩句,將宮本久秀送出了休息室。
鐘甄跟他一起坐上車,問道:
“接下來談論播放授權問題,你有具體想法嗎?”
杜笙在她身邊坐下,一本正經道:
“我們東方人做事講究公平公正。
珠江臺與灣城中視購買《仙劍》的首播權是多少,賣給霓虹乘以2就差不多了。”
雖然《仙劍》是由星際傳媒+阮星科技+珠江臺三方投資,但主導權歸屬星際傳媒。
因此購片流程仍然按常規進行。
當初,珠江臺給出《仙劍》的首播權,是每集20萬,35集總計760萬元的價格成交。
這一價格在2004年可謂驚人,但并不算離譜。
畢竟去年張大胡子的《天龍八部》,最高收視還不到6,結果都能賣出近10萬一集。
40集的篇幅,面向全國幾十家電視臺以及音像和海外版權,至少能賺上千萬元。
珠江臺為何給出這樣的價格,自然是有其原因。
其一,作為該劇的投資方之一,它為該劇定價較高意味著資金大部分仍將回到自身賬戶。
其二,提高《仙劍》的價格有助于宣傳和招商,有助于提升其二次播放權的價值。
其三,物以稀為貴。
這樣做算是一舉多得。
后續中視就是按照這個價購買的。
聽完杜笙的話,鐘甄有些懷疑:
“每集40萬rmb!這不太可能實現吧?
富士電視臺多半不會接受這樣的高價。
而且珠江臺制片人知道這件事后,可能會建議我們降低售價。”
對趙耀明來說,《仙劍》能出口至霓虹代表著文化輸出,同時也是政績之一,所以肯定會盡力促成交易。
杜笙搖搖頭,說道:
“這些事無需擔心,《仙劍》的主導權和海外版權都屬于我們,他們不會胡亂干涉。
對趙耀明來說,以高價賣出劇集才能算成績。
隨便低價出售的情況,全國電視臺以往也不是沒有,沒什么意義。”
泱視當年將《三國演義》賣給霓虹的價格是每集8萬,這讓霓虹人欣喜如狂。
在杜笙看來,這部精良劇每集成本高達近百萬,這個價幾乎是賤賣。
個中原因有很多。
最大原因是,國內劇在海外市場往往缺乏自信。
許多出品人抱著能賣一分是一分的心態,拉低市價搞得別人想高賣都不行。
而泡菜國那些肥皂劇在霓虹都能賣出高價,對比不要太強烈。
其中《孤單又燦爛的神》最高達到每集近百萬rmb,堪稱搶錢。
在杜笙看來,想要實現文化輸出,絕不應該是靠這種卑賤甚至乞求的方式。
而是挺直脊梁將錢光明正大賺了。
“《仙劍》在灣城、香江和內地均創下收視記錄,成為爆款是肯定的,千萬別低估它的影響力。”
杜笙見鐘甄仍有存疑,解釋兩句:
“霓虹方面主動來商討購買事宜,本身就證明了它的成功。
如此一來,我們也算掌握談判優勢,價格方面沒有商量的余地。
而且富士電視臺若以高價購買版權,必將更加重視這部劇,宣傳方面也肯定會跟上,這無疑會進一步擴大《仙劍》的影響力。”
說到最后,杜笙淡淡總結:
“與霓虹人打交道,禮貌和尊重并不足夠,只有實力才能贏得他們的尊重。
只要我們的作品足夠優秀,他們自然會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