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場休息,華人圈子里簡直成了唐人街分會場。
高園園捧著獎杯摸了又摸,張柏芷舉著手機360度狂拍。
布萊克萊弗利更逗,非要用獎杯當醒酒器倒香檳。
杜笙靠在真皮沙發上刷著瘋狂跳信息的諾基亞,突然發現未讀短信里有條劉徳樺發來的:
“得閑飲茶,教兩招頒獎臺步”
要說這屆奧斯卡最大的贏家,除了杜笙還得數國內娛樂版小編。
當天各大報紙頭版那叫個精采。
《京城晚報》整了副對聯:
“華人小子勇闖好萊塢,純血拳王怒摘小金人!”
《都市娛樂報》更絕,鄭梓妍直接把杜笙p成關公像,手里青龍偃月刀換成了奧斯卡獎杯。
后來坊間傳聞,某影視公司老板連夜召開緊急會議:
“趕緊把‘杜笙同款西裝’‘杜笙領獎發型’這些關鍵詞買上熱搜!
對了,找義烏廠家定制奧斯卡同款獎杯,對,就是能當保溫杯用的那種!”
杜笙的確算得上華語影壇頭一個在奧斯卡得獎的主,振奮是肯定的。
說起來,盡管八十年代有位柬莆寨籍的華裔老哥拿過男配,可那哥們兒在華人圈里冷門得跟柬莆寨雨林里的某種小蟲子似的,兩岸三地的媒體連個水都沒給他濺起來。
為什么
一來人家壓根不認祖歸宗,
二來那會兒信息傳播全靠手抄報,誰耐煩扒拉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海外親戚
可杜笙這情況完全兩碼事!
土生土長的華夏血脈,從小泡在四書五經里長大,后來混成華語圈頂流天王,這排面能一樣嗎
消息剛從鳳凰衛視傳出來,整個華人地區就跟過年放炮仗似的炸開了。
香江尖沙咀茶餐廳里,收銀臺阿姨都支棱著耳朵聽電視新聞。
澳城賭場貴賓廳里,疊碼仔們攥著籌碼直跺腳。
廣府天河城大屏幕底下,舉著葫蘆的小孩都跟著爸媽喊‘笙哥威武’!
要說這傳播速度,灣城那邊的電視臺也不含糊,中視新聞直接切了黃金時段做專題。
最絕的是內地這頭,人人網等門戶網站愣是搞出個線上茶話會。
它們把奧斯卡頒獎禮整成了文字直播,就跟村口大喇叭播報高考狀元似的實時更新。
當時那場面,qq彈窗瘋狂跳,貼吧首頁飄紅字,論壇版主們鍵盤都快敲出火星子!
“我滴個乖乖!笙哥真把小金人揣兜里了”
“速速上線!見證歷史的時刻到了!”
“網吧五連坐的兄弟別玩《傳奇》了,杜笙拿奧斯卡啦!”
“笙哥yyds!這波給華人長臉了!”
那會兒的奧斯卡在老百姓心里,可比春晚神圣多了。
畢竟這年代的好萊塢,華人演員能混個臉熟都算祖墳冒青煙。
杜笙這波操作直接給整成破冰之旅了。
不過老美可沒給開綠燈,頒獎禮該走流程走流程,最佳短片、紀錄片這些獎項照發不誤。
程龍大哥在臺下看得腦門兒直冒汗。
要說他也是國際巨星,可杜笙這后浪來得太猛,感覺分分鐘要把自己拍在沙灘上。
后面幾個大獎更刺激。
《無間行者》跟開了掛似的,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統統收入囊中。
影帝寶座倒是沒什么懸念,被《末代獨裁》里演非洲暴君的福里斯特惠特克拿走了。
鏡頭切到萊昂納多臉上那叫一個精彩,主持人還專往人傷口撒鹽:
“萊奧,你瞅瞅人家這演技,要不跟杜笙取取經”
到了最佳導演的時候,馬丁斯科塞斯莫名收斂笑容。
雖然今晚《無間行者》收獲頗豐,但與他息息相關的卻是這個大獎。
他已經三度沖擊這個獎項,如果這次還是飲恨告終,那只能休息幾年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