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拿獎杜笙倒是無所謂,反正這部影片也有他的投資。
而且這屆奧斯卡是猶冭在背后撮合,老馬這把年紀還在死磕,不給他給誰
果不其然,當宣布馬丁獲獎那刻,再嚴肅的老爺子也是喜上眉梢,致謝詞里還特意把杜笙拿出來夸一遍。
這下吃瓜群眾才回過味來。
合著杜笙才是本屆奧斯卡隱藏boss啊!
最佳男配是他,投資的兩部大片入圍并狂攬獎項,這操作比股神巴菲特還溜。
好萊塢那幫大佬看他的眼神都變了。
導演們揣著劇本準備求合作,演員們削尖腦袋想進他劇組。
有人甚至覺得,跟著杜笙混,是不是能提前獲得奧斯卡入場券
最逗的是布萊克萊弗利這白妞,看杜笙的眼神都拉絲了。
要不是攝像機360度無死角跟拍,她早撲上去宣示主權了,然后對著那些蠢蠢欲動的碧池們大喊:
“都閃開!這男人已經被預定了!”
當然,本屆奧斯卡最大的贏家電影,還是馬丁。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三項大獎。
不過杜笙也不羨慕,今晚他的收獲確實已經足夠多了。
《寶貝計劃》和《無間行者》這兩部電影已經完全把他和奇跡影業的名氣打出來。
從明天開始,這兩部電影就可以擴大碟片規模,甚至推廣到世界各地。
另外,后續電影在北美也能保證每部2000家以上電影院,收獲豐厚回報。
從今往后,好萊塢再沒人敢把華人演員當瓶。
下屆奧斯卡紅毯上,指不定多少新面孔操著蹩腳中文跟杜笙套近乎呢!
這事兒傳回國內更熱鬧。
北電門口擠滿記者,中戲表教樓里炸開鍋,橫店群演們蹲在片場啃盒飯都在討論:
“什么時候咱也能混成杜笙那樣”
最絕的是老家縣城,縣文化館連夜把杜笙照片掛上榮譽墻,隔壁王大爺逢人就吹:
“看見沒這后生打小就常來俺們館借書!”
其實杜笙這波操作,給整個華語影壇都指了條明路。
瞅瞅《無間行者》那投資回報率,比炒房還來勁!
以后華語片就該這么玩。
左手抓內容,右手握資本,好萊塢那幫老頑固不跟你合作
自己搭臺唱戲!
不過話又說回來,杜笙這路子也不是誰都能復制。
首先得有真本事,奧斯卡評委又不是瞎子。
其次得有商業頭腦,光會演戲不會投資,頂多當個打工仔。
最關鍵的是,得有這份膽識。
當年不少人勸他別碰好萊塢,說那是猶冭人的后園,他偏要闖一闖。
這不,真讓他闖出個新天地!
現在回頭看,當年那個柬埔寨華裔的男配獎,倒像是給杜笙墊腳的。
時代不同,如今的華人影星,早不是當年給白人主角當背景板的命。
杜笙用實際行動告訴全世界:
華語電影人,既能當演員,也能當資本家,更能當規則制定者!
這波操作最妙的,是給后來者開了扇窗。
以后華人演員去好萊塢試鏡,底氣都足三分。
“看見沒杜笙能拿奧斯卡,我憑什么不行”
就連頒獎禮座位安排,估計都得給華人面孔留個位。
所以杜笙這尊小金人,分量的確比表面上重得多。
它不只是個演員獎杯,更是華語電影闖蕩好萊塢的通行證,是東方文化輸出西方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