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音樂隨即召開新聞發布會,總裁威廉姆斯親自出席,并鄭重聲明:
“我們公布的銷量數據完全真實。
但凡有虛假,我和索尼音樂愿意承擔法律責任。”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能說的,畢竟需要企業信譽擔保。
威廉姆斯繼續說道:
“而且《endlessjoy》北美首日71萬張,是公告牌獨立權威統計,我們也影響不到。
按照這個趨勢,北美首周200萬張非常有可能達成。
在這種成績面前,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弄虛作假。”
威廉姆斯還拋出重磅,說杜笙是第一個真正打通東西方市場的歌手。
“杜笙就像鄧莉珺、邁克遜、中島美雪合體一樣,在各大語種市場,都有超強的影響力。”
這可不是吹牛。
別人能在歐美火一把,或者在亞洲賣得好就不錯了。
但杜笙不一樣,他是真正在全球范圍內都能吃得開的那種人。
所以這張《endlessjoy》才做到了一天之內狂賣252萬張的奇跡成績。
接著,輪到索尼音樂自己上臺“凡爾賽”了。
威廉姆斯一邊夸杜笙,一邊開始秀索尼的實力:
“當然除了杜笙本身牛,我們索尼音樂也是真的強!”
他說這次之所以能創造歷史,靠的是三個關鍵點:
第一,渠道布局夠廣,華夏鋪貨速度飛快;
第二,營銷策略精準到位,從海外熱度反哺國內,引爆話題;
第三,備貨充足,不像某些公司怕壓庫存只敢印幾千張,索尼這次直接下了大手筆,這才撐得起全球瘋狂搶購的局面。
《endlessjoy》這張專輯的成功,不僅讓索尼音樂賺得盆滿缽滿,也讓原本有些動蕩的公司局勢迅速穩定下來。
不光如此,索尼音樂的行業地位一下子也提升了不少。
讓很多原本觀望的歌手也開始動心思了:
要不要也加盟索尼,成為第二個‘杜笙’
按照唱片行業的老規矩,新專輯剛上市那兩天銷量是最好的。
之后都會避免不了腰斬回落。
可杜笙這張《endlessjoy》偏不按套路來!
第二天的銷量依舊高達218萬張,這跌幅小得離譜。
數據一出,整個行業都傻眼了。
有人一開始還懷疑是不是索尼造假,但仔細一看,造假都不敢這么造啊!
誰會編一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數據
緊接著,國外各大主流媒體也開始轉向正面報道,風向徹底變了。
華爾街日報頭版頭條寫著:
“華人天王誕生,洛杉磯街頭擠滿了他的粉絲!”
路透社標題夸張又真實:
“來自華夏的超級巨星,正在接受全世界的膜拜!”
半島電視臺新聞評價:
“這不是普通的銷量奇跡,這是全球化娛樂時代的勝利。”
而公告牌更是給出了好評:
“《endlessjoy》評分超過9,位列年榜前三。”
那么問題來了,
為什么杜笙的專輯銷量跌得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