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原因很簡單,兩個關鍵詞:
一是熱度太高,二是口碑太好。
首日銷量爆炸后,全網都在刷“杜笙賣瘋了”,這就引發了巨大的關注。
很多人本來沒打算買,結果看到大家都在搶,心里就開始癢癢了。
再加上這種“限量感”十足的氛圍,讓大家覺得不買就是虧。
不是怕錯過,是怕被時代落下。
更關鍵的是,買回去聽過的人都說好。
專輯里的每一首歌質量都在線,旋律抓耳、編曲精致、演唱更是無可挑剔。
不少聽眾聽完之后直接變身自來水,主動安利給身邊朋友。
“我本來只是跟風買的,結果聽完簡直驚為天人,這哪是流行專輯,簡直是藝術作品!”
“以前總覺得英文專輯只有歐美人才做得好,現在才發現,原來是我們還沒遇到對的人。”
“我雖然聽不懂里面的兩首中文歌,但大為震撼!”
一張專輯能不能持久熱賣,前期靠宣傳,后期還得靠口碑。
而《endlessjoy》不僅扛住了壓力,還在持續發酵。
它的熱度沒有斷,銷量也沒有崩,反而越賣越猛。
這背后,不只是資本的力量,也不只是偶像的魅力,而是實打實的作品實力。
一句話總結就是:
杜笙用實力證明了,什么叫真正的國際咔。
讓那些暗懷鬼胎的人,瞬間淪為小丑。
好萊塢這邊的大局基本穩了,接下來也沒什么非得他親自盯著的活兒。
杜笙告別北美妞們,最后飛一趟歐洲,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
這次去英倫國,卻是因為一件興趣上的‘私事’。
皆因上次在戛納頒獎晚會時,意外從萊昂納多口中得知阿森納足球俱樂部要賣掉的消息。
杜笙雖然不是死忠球迷,但對于這支赫赫有名的球隊還是知道的。
更何況,這還是一只下蛋金雞!
加上從萊昂納多這位球迷嘴里打聽到不少隱秘,于是決定派人去聯系試試。
現在終于有點眉目了。
說起來,英超這地界兒,不是你有錢就能隨便買球隊的。
有些股東是真球迷,寧可賠錢也不賣!
但也有些人嘛,只要你開出的價格夠狠,什么都能談。
前世羅剎土豪阿布想進英超,先盯上了曼聯和阿森納,結果曼聯直接閉門謝客,阿森納那邊他又誤以為人家不賣,最后才轉頭買了切爾西。
其實呢
阿森納當時是愿意賣的!
俱樂部副主席大衛戴恩后來在自個兒的書里都提過:
我們等啊等,阿布你怎么還不來報價
為什么
因為那時候阿森納正忙著建埃米爾球場,資金缺口大得嚇人,部分小股東早就扛不住了。
再加上今年全球經濟危機再現,不少人已經快撐不住,
看到有人愿意高價收購股份,自然樂意坐下來談談。
對杜笙來說,這就是個機會。
比起阿布這種羅剎人,他這個來自東方的投資人身份,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畢竟這些年英中關系還算穩定,而且他也不是什么神秘資本,名聲早就響當當了。
他在英格蘭待了兩天,見了幾位主要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