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數千萬的高速利樂包專用灌裝機,只要是利樂集團認為有發展潛力的廠商,后續保證持續購買他們的包裝材料,就直接贈送。
國內稍有些崛起跡象的牛奶、果汁廠商,此時正缺資金擴大產能搶占市場,誰能抵擋得住這樣的誘惑啊?
關鍵這時候在紙塑復合材料及專用灌裝設備領域,國內外還沒有別的競爭對手,供國內的液態奶、果汁廠商進行選擇。
當然了,利樂集團的專業池雖然龐大,壁壘看似堅厚,但國內外的發明專利保護期只有二十年,利樂集團大部分專利其實都已經失效,可以直接拿過來就用。
不過,利用利樂集團已經過保護期的技術,以及個別取巧申請的新專利技術,開發出一整套紙塑復合包裝材料生產工藝以及與之配套的灌裝技術,也絕非簡單的一件事。
蕭良跟張衛聊了很久,跟張斐麗說道:“我這次去香港,有托人專門搞了一套利樂集團的資料,放在我辦公桌左邊的抽屜里,剛才忘了拿過來;你去拿一下。”
張斐麗看了蕭良一眼,想問要是獨一份的材料,不得復印過后再給張衛一份?轉念又想蕭良現在都很少在云社辦公,要有什么材料應該會隨身帶著,怎么會專門放到抽屜里去呀?
張斐麗帶著疑惑,小跑著趕回總部辦公室幫蕭良拿材料。
蕭良給張衛詳細介紹在實驗室如何實現原紙復合pet膜鍍鋁專利技術的一些情況。
“腦健靈”很早就在包裝上采用覆膜印刷等工藝技術,但外包裝對密封性、材料強度等方面的要求較低,衛雄現有的一些技術,沒有辦法直接移植到紙塑材料的生產上。
很多時候原理看似相同,工藝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閥控蓄電池所用的隔膜,本質上跟建筑上所用的廉價卷材玻璃棉沒有什么區別,但就是細度差一兩個數量級,國內就是沒有能力生產。
長海玻纖今年初花費數百萬引進一套超高速離心設備,前后攻克了大半年,到現在還是沒能出成果。
這不是簡單缺一兩臺高端精密設施就能解決,而是國內目前的工業技術基礎還是太薄弱了。
單單引進一臺超高速離心設備,但與之相配套的設備卻跟不上,技術人員以及工人又沒有相關的經驗,幾乎一切都要從頭進行摸索。
現在他們在理論上,是可以將原紙、pet膜、鍍鋁進行更多層的復合,來確保在密封性、材料強度等方面符合要求,但是工藝上要如何實現,以及成本能不能控制住,現在一切也都是未知數。
想一步開發出性能與利樂專用超高速灌裝機相當的紙塑材料專用灌裝設備,無疑也是癡人做夢。
南亭實業目前采用的冷灌裝生產線,說白了前端也是采用瞬間超高溫級滅菌技術,然后快速冷卻到較低溫度進行灌裝——其工作原理,與利樂超高速度灌裝機也沒有本質的區別。
倘若不奢望將所有的工藝集成到一臺設備里,而是針對不同的工序、采用不同的單機設備進行處理,最終在一整套生產線上實現利用紙塑復合材料對液體飲料的灌裝,理論上也是能夠實現的。
理論是如此,但最終能不能實現,以及集成組裝的第一條生產線,跟利樂此時高度集成化、年產能高達兩億包的超高速灌裝機,會存在多大的差距,現在兩眼也是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