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解釋起來比較復雜,同時我們做的工作,也沒有楊院長想象的那么多——我們還是移步校東基地的自動化工業控制實驗室,進行詳細介紹為好。”蕭良說道。
除了電動汽車領域探索性研究開發外,楊榮衍、王相泉此行調研考察的另外一個側重點,就是蝸巢科技在這幾年在精密制造上的成就。
該領域的理論基礎研究,雖然主要放在秣陵的西南塘研究基地以及新啟用的三牌樓研究基地,但這些研究成果,很難直觀的展示出來。
而楊榮衍等人又不是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很難從純理論的交流中取得多好的結果。
而自動化工業控制、微電子工程等工程技術領域的研發,主要還是集中在東洲的校東研究基地。
除此之前,獅山灣中試基地,則是迭代生產裝備集中進行測試檢驗的平臺。
在新鴻臣的生產基地以及鴻盈科技工業園的廠房里,更是蝸巢科技這幾年在精密制造領域積累的成果。
星源時代鋰電池生產,目前還是盡可能多的采取手工作業,即便除了少數關鍵設備外,生產線國產取替實現80%以上,但自動化程度并不高。
鴻盈科技發展歷程雖短,生產流水線暫時也以進口為主,但校東研究基地早就在拆解、研究smt貼裝生產線及相關儀器裝備了。
而說到新鴻臣及保健品板塊的生產,通用型灌裝流水線從早年進口設備到國內進行集成組裝,已經發展到從零部件、關鍵設備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都由蝸巢科技與合作企業完全實現國產化替化,自動化程度甚至不比國外主流生產線稍低。
無菌紙盒專用型高速灌裝流水線,還有一些精密設備需要進口,但相應的產品都有在進行開發,甚至都成功用到中低速灌裝線上了。
這兩年國內常溫奶市場大爆發,瑞典利樂集團憑借自身雄厚的資本實力,采取奶企采購其包裝材料就無償贈送全套生產設備的營銷策略。
在現階段,這對那些急于進行產能擴張卻又缺乏資金的奶企來說,確實有著無可比擬的誘惑力。
全套的中高速灌裝生產線,星源精密的生產制造成本也不低,一套就需要五千萬元以上,蕭良暫時還沒有能力額外拿出上百億的資金,去跟瑞典利樂集團爭奪這一市場。
另外,星源除了中高速灌裝生產線制造產能有限,無菌紙盒的產能建設更是嚴重不足,目前遠不足以支撐如此激進的市場拓展。
蕭良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常溫奶新增漲的絕大部分無菌紙盒市場,被瑞典利樂集團收入囊中。
蕭良現在能調用的資源還非常有限,不可能將每一個方向,都當成主戰場發起兇狠的攻勢。
短短三五年內,他還是要將更多的精力與資源,放到鴻盈科技的發展上。
不過,新鴻臣每年無菌紙盒采購量已經高達二十億只,再加益田等戰略合作企業,以及有一定資本積累的飲料企業,也看到采購星源精密的生產設備、包裝材料,綜合性價比能更高,星源在包裝材料與專用灌裝設備領域,每年還是能創造三四十億的產值。
在這一塊市場,蕭良采取的是咬牙跟隨策略。
只要能保持占有百分之十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就足以回饋足夠的動力以及利潤,支持無菌紙盒及專用灌裝生產設備的不斷迭代,不斷縮短與瑞典利樂集團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