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寮當值的寺內修行的居士看到是寧宋,也是吃了一驚。
“咦!廣智大師!您怎么來外寮了。”
“阿彌陀佛!貧僧想來購買一件樂器,不知這里可有?”
“有、有!不知您想買什么樂器?”
“瑤琴這里可有?”
“有!您看這一架綠綺鳳凰琴可以嗎?”
寧宋對于樂器的好壞,并無太大的要求。
反正,他只是想這一首歌現世就好。
“樂器只要有就行。這架瑤琴多少錢?”
“二十兩銀子。”
寧宋從自己的懷中掏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銀票遞給他。
“給你。那這琴我就取走了。”……
下了值以后,寧宋還要在指定的時間去了飯堂,大家一起吃了晚飯。
然后一眾僧人們一起做了晚課,這才都散去。
寧宋現在地位高了,自己分到了一間不錯的單人精舍來住。
現在,這是惟一讓他覺得靈山寺不太好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有宗教信仰的關系,靈山寺一天的時間之中,總是會有一些集體活動的。
而且作為門人弟子,還不得不參加。
花了一番時間,把自己剛剛買到不久的瑤琴調校好了。
然后他便一邊彈奏著《恒沙》的節奏,一邊自己也跟著唱了起來。
寧宋彈唱了沒多久,就發現他自己的周身和正彈奏的瑤琴上,又慢慢的開始泛起佛光來了。
“臥槽!”
驚呼了一聲之后,寧宋趕緊停止了手邊的彈唱。
“現在大晚上的,要是再搞出一個什么佛跡,我看大家伙就都不能睡了。
算啦!就算是要搞佛跡,也還是明天搞吧!”
于是,無奈的寧宋也只好停止了彈奏,在自己精舍的床上睡下了……
靈山寺的生活,像是一只精確運轉的時鐘。
有些枯燥無味,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呢!
晨鐘響起的時候,寧唐準時起床。
然后寺中一眾僧侶按地位高低排著隊依次洗漱、凈面。
隨后便上早上的誦經、儀式、早課。
接下來是大家一起用早飯;全都是素齋啊,沒有一點葷腥。
待到早飯用完之后,大家便是去各自的職司上當值了。
這一次,寧宋先來到了自己的精舍一趟,取了那架瑤琴,然后才前往雜學堂去上值。
在讀了一會書之后,他才把書放下,然后又開始在瑤琴上彈奏了。
這一下,寧宋不用顧及再發生佛跡耽誤別人睡覺了。
于是,由《恒沙》所引發的新佛跡,就又出現了。
這一次,佛光倒是沒有之前六祖慧能大師的那首偈師來的強烈。
但是這一次的佛跡,卻是引動了靈山寺所有的樂器不奏自鳴。
就仿佛,它們全是在附和寧宋這首歌曲所引發的佛跡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