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貼出,集市嘩然。但北境民兵在集市巡邏,嚴格執行。幾次重罰之后,秩序很快建立起來。交易效率提高,抱怨減少。
結算問題依然麻煩。實物交易不便,外來貨幣混亂。季如歌召集心腹開會。“我們自已鑄錢。”她提出。眾人吃驚。私自鑄錢是重罪。
“不鑄銅錢。”季如歌道,“我們發行糧票。”
“糧票?”
“以倉庫里實打實的糧食為本。印製票券,寫明可兌付多少斤糧。可在北境境內流通,用于交易結算。任何人隨時可憑票兌糧。”
“這……有人信嗎?”“北境的信譽,就是擔保。先從大額交易和軍餉發放開始用。逐步推廣。”
她讓賬房設計票券圖案,加入特殊印記和編碼,難以仿造。選用韌性好的特定紙張和特制墨水。
第一批糧票印出,額度和實際倉庫儲糧嚴格對應。
首先用于支付那幾家大代理的采購款,以及民兵和新擴編的正規軍軍餉。
起初人們觀望。有人試著拿糧票去倉庫兌糧,果然足額兌付。
消息傳開,糧票的信譽建立起來。集市上開始接受糧票交易,比搬運實物或用雜亂銀錢方便得多。
季如歌下令,北境轄區內所有稅賦、官營作坊結算、軍餉發放,逐步改用糧票。同時嚴格控制糧票發行量,確保任何時候票面總額不超過倉庫實有糧草的七成。
北境的經濟循環初步建立。以農業為基礎,以糧票為血液,以軍械和特色產出為筋骨。
楚驍送來密信。朝廷注意到北境的經濟活動和新出現的“糧票”,詢問情況。季如歌回信:“邊陲之地,交易不便,暫以糧代錢,便于軍民,并無他意。”同時讓楚驍在朝中打點,淡化處理。
她知道這只是暫時。朝廷不會放任一個地方擁有獨立的財政體系。
秋去冬來。農研坊匯報,新培育的耐寒麥種在試驗田表現良好,但抗病性稍弱,需繼續選育。
軍械坊利用新購入的精鐵和硫磺,改進了“震天吼”的鑄造工藝,成品率提高,并試制了可發射爆炸彈丸的新型號,但穩定性仍不足。
野人谷鐵礦開采深度增加,發現了伴生的另一種堅硬礦石,可能用于改進工具和武器刃口,正在試驗。
巡查隊報告,南方幾個州府出現仿冒的“北境良種”,品質低劣,高價坑農。
當地代理無力制止。季如歌派出一支小隊,帶著真種子和民兵,前往那幾個州府,聯合當地官府,公開查驗,揭露仿冒,懲處奸商。
北境的名聲得以維護,但也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
年底結算。北境糧倉充實,財政盈余。人口持續流入,墾荒面積擴大,百姓幸福指數上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