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軍營校場跑得更勤了,不僅看,還開始有模有樣地模仿士兵們操練,甚至敢拉著小舅舅季星洲,要求他教自己最基礎的拳腳功夫。
季星洲起初覺得好笑,但見小外甥女學得認真,便也收了玩笑心思,從最基本的站樁、出拳開始教起。季寧不怕苦不怕累,那股倔強勁兒,讓季星洲都暗自點頭。
而那個南境小皇子留下的“后遺癥”便是,季寧似乎對“訓導”別人產生了濃厚興趣。她不僅訓跟著自己的小玩伴,有時甚至敢對哥哥鳳昭“發號施令”。
“哥哥,你的木劍要這樣拿!”
“哥哥,走路要挺直背!”
鳳昭通常只是無奈地看妹妹一眼,好脾氣地按照她說的調整一下,然后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書本或木工世界里。他對妹妹的“統治欲”并不反抗,反而有種默默的縱容。
季如歌和鳳司瑾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并未過多干涉。只要不出格,他們愿意讓孩子們自由發展天性。
鳳昭則繼續著他的沉靜與專注。他對律法和工造的興趣與日俱增。時常能看到他安靜地坐在律法長老身邊,聽他們討論案例,雖然很多聽不懂,但他會努力記住那些術語。
他更喜歡待在工坊里,看工匠們如何將圖紙變為實物,有時還能提出一些令人驚訝的、關于結構的小想法。工匠們都喜歡這個安靜聰明的小世子。
夫妻二人一邊關注著孩子們的成長,一邊繼續推動著北境的各項事務。
新推行的律法在實踐中遇到了不少具體問題,鳳司瑾花費大量時間四處走訪,聽取各方意見,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
他變得越來越沉穩干練,昔日的“戰神”鋒芒內斂為一種令人信服的從容與公正,在北境管理層中建立了堅實的威望。
季如歌則將更多精力投注于長遠規劃和新技術的探索應用上。她與一批精心挑選出來的年輕工匠和學者組成了一個“格物院”,專門研究改進農業工具、水利設施、甚至嘗試探索一些基礎的材料科學。北境的繁榮不能僅靠現有的模式,必須不斷創新,才能保持活力。
這一日,格物院傳來好消息:他們根據古籍記載和多次試驗,終于改良成功了一種適用于北境高寒山地的新型犁具,開墾效率能提升三成以上。
同時,對水泥的配方也有了新的突破,堅固度和耐寒性顯著增強,可用于建造更牢固的房屋和防御工事。
季如歌親自去格物院查看了成果,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極其滿意的笑容。她當場嘉獎了所有參與人員,并下令盡快批量生產新型犁具,推廣至各農莊,同時開始規劃利用新水泥加固邊境哨卡和新建糧倉。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