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發現,不同的大客戶有著不同的服務器需求。
而標準的服務器,千篇一律,越來越無法滿足大客戶需求,定制才是出路。
但歐美服務器巨頭高高在上,服務一般,更別說大客戶要定制,這根本不現實。
于是浪潮就把握住機會,直接和阿里、百度等大客戶深度合作,推出訂制服務器業務!
客戶需要什么產品,我就研發什么產品,精準訂制。
服務一個大客戶需要2122個職位,每個職位可能需要好幾個人。
為此,浪潮直接組建了一個上百人的cmt大客戶服務部門。
從生產鏈,到客戶服務,全面發力,采用平臺模塊的方式,瘋狂迭代。
大客戶需要什么服務器,9個月搞定!
正是獨特的浪潮模式強大的研發能力,浪潮拿下了全球眾多大客戶,不但超越了聯想ibm的組合,還成了全國第一,全球第二!
對于這種懂得變通,又有恐怖研發實力,并且不瞎搞的企業,王逸還是非常看好的。
后續戰略合作,甚至投資入股,成為浪潮大股東,都不是問題。
和比亞迪一樣,這種愿意投入資金搞研發又有能力有前途的企業,值得王逸長期投資!
一旦成了浪潮大股東,王逸就可以推動整合雙方資源。
前幾年,星逸科技大量購買浪潮的服務器,甚至一起研發服務器。
幾年后,星逸半導體做成,推出服務器芯片,浪潮也可以采購星逸半導體的服務器芯片。
服務器芯片的制程要求,比手機落后一些。
哪怕2020年,服務器芯片的最先進制程,都是14n!
而2011,服務器芯片的制程更是以55n和40n為主。
幾年后,星逸半導體未必沒有希望做出來!
星逸半導體的服務器芯片浪潮服務器架構、系統,也算是強強聯合!
一番思索,王逸想好了規劃:“思凝,根據產業布局分配,不出意外,星逸數據中心也會落在濟州。”
“是啊,畢竟有浪潮在,濟州在這方面很有優勢。”宋思凝很是贊同:“那島城那邊只有一個智能電視工廠,是不是有點太厚此薄彼了?”
王逸笑了:“大概率智能家具工廠和智能電視工廠,都落在島城。而智能平板工廠和大數據中心,以及之前就談妥的手機工廠,都落在濟州。這樣雙方也就差不多均衡了,不會再出問題。”
宋思凝眼睛一亮:“對,這樣更好。島城有海爾海信等白電產業帶,我們去那里做智能家居,也更方便一些。”
王逸話鋒一轉:“數據中心的事是大事,你重點提一提,看看能不能多要點政策支持。”
數據中心建設成本就不小,后續使用成本,更是問題。
有沒有政策支持,差距很大。
哪怕2011年的大數據,遠不如十年后那么恐怖,但依舊規模不俗。
像是當下facebook全球用戶超過9億,有近15萬臺服務器。
英特爾也有7.5萬臺服務器。
而當下bat一哥百度,則有10萬服務器。
十萬臺服務器對于當下的百度還夠用,但幾年后移動互聯網大爆發,網民激增,各種云服務上線,十萬臺服務器就完全不夠了,不得不繼續建設新的數據中心。
王逸記得,前世騰訊在2019年服務器就突破100萬臺。
百度在2020年服務器數量,也突破百萬臺。
而百度在2030年的目標,則是突破三百萬臺!
騰訊的話,只會更多,怕是得四、五百萬臺!
同樣,星逸科技的數據中心,比起百度更是只多不少。
哪怕第一個數據中心,都得沖著十萬臺服務器的體量去建,后續還得投建第二個,第三個數據中心!
一個10萬臺服務器規模的數據中心,若按pue數據中心能效率2.5計算,年耗電約6.57億度電。
哪怕將pue降低到1.36這種優秀水平,年耗電也要3.57億度!